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文章对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雨水渗透设施、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水质控制系统等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红外和红外透过谱表征,确定出掺铟后碲锰镉晶体透过率迅速下降,这是晶格吸收和自由载流子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光致发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施主-受主对峰增加,受主束缚激子峰减弱,且随着In含量的增加,受主束缚激子峰消失,只剩下施主-受主对峰。这一系列变化是因为替代的In原子作为施主补偿了Cd空位的缘故。拉曼光谱的测量显示,In掺杂导致"类CdTe"的纵向光学声子峰减弱;而磁学的测试结果则说明In的引入几乎不引起碲锰镉晶体磁化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CdZnTe晶体中微米级富Te相与PL谱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透过显微镜(IRTM)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生长的CdZnTe晶体中微米级富Te颗粒.结合实际生长条件分析了不同富Te颗粒的产生以及形态演化.通过低温光致发光(PL)谱研究了CdZnTe晶体中杂质、缺陷的状态,以及晶体的结晶质量,并测试了相应晶体的电阻率.归纳出不同富Te颗粒的产生与对应晶体10 K温度下PL谱中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电偶多路温度测试仪和红外热像仪,分别测定了砂岩平台巴西圆盘试样Ⅰ型起裂裂纹发育过程中的物理温度和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热电偶多路温度测试过程中,约95%的试样裂纹起裂时载荷发生应力调整,与此同时其物理温度突增,最高升温幅度0.74℃(平均0.16℃).红外热像仪测试过程中,约20%的试样裂纹起裂时红外辐射温度升高(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DirectX的三维场景实体的拾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基于DirectX搭建的三维虚拟场景中,利用鼠标实现场景内实体拾取的方法。根据实体的 外形特点,对场景内实体采用不同的包围体拾取方法。以三维虚拟仓库为例,对某一特殊形状的实体模型引用包围 盒,采用包围盒拾取算法来实现鼠标与三维场景的交互,提高了鼠标与三维场景的交互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红外和红外透过谱表征,确定出掺铟后碲锰镉晶体透过率迅速下降,这是晶格吸收和自由载流子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光致发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施主-受主对峰增加,受主束缚激子峰减弱,且随着In含量的增加,受主束缚激子峰消失,只剩下施主-受主对峰。这一系列变化是因为替代的In原子作为施主补偿了Cd空位的缘故。拉曼光谱的测量显示,In掺杂导致"类CdTe"的纵向光学声子峰减弱;而磁学的测试结果则说明In的引入几乎不引起碲锰镉晶体磁化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ACRT-Te溶液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出直径为30mm、长度为60mm的CdMnTe晶锭。相对于普通布里奇曼法生长的CdMnTe晶锭,Te溶液法生长的 CdMnTe晶锭中的孪晶大大减少。但是由于较高的Te夹杂相密度,红外透过成像显示晶锭生长界面的微观形貌既不均匀也不规则。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也观察到CdMnTe富Te区存在无规律沉积的含有孔洞的不规则形状Te相。如果采用合适的生长工艺得到较为平直的生长界面,Te溶液垂直布里奇曼法可以有效减少CdMnTe晶体中的孪晶。  相似文献   
8.
Direct3D场景中3D模型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三维虚拟场景中Direct3D调用3DSMAX制作完成的模型(实体)的方法,即如何通过D3D来运用3D作品。提出了3D实体的概念,研究了基于坐标综合变换的模型加载过程;重点介绍了向量的坐标变换以及.x文件加载过程中确定3D模型的空间位置的方法;最后用程序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场景。由于在Direcrt3D中对3D模型的处理介绍得比较少,因此,此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ZnS微米晶须的制备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nS whisker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uS micro-spheres. Th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um over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0 to 250 K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ynthesized ZnS whiskers have an average length of 0.3 mm and diameter of 2.5 μm with a cubic zinc-blende structure. There exist three emission bands in the blue, green and yellow regions, and the emiss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PL spectrum shows anomalous behavior, where distinct inverted V-shaped characters of blue and green emission integrated intensity and an inconspicuous S-shape of blue emission peak energy are observed. The transi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是近年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现代课程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本文探索在药学本科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开展TBL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