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1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为了研究压铸模与铝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分解过程,进行了热浸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分解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了钢基的失重以及体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两种异噻唑防腐剂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进平  余倩  关汉雎  杜名坤 《广州化工》2003,31(1):34-36,47
研究了两种异噻唑衍生物防腐剂的防腐最佳pH值,以及防腐剂对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C),确定了在洗洁精中,单一防腐剂的最低用量,对两种防腐剂在洗洁精中的混合使用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压铸模与铝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分解过程,进行了热浸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分解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了钢基的失效以及体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变质Mn8Crl耐磨钢弥散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物相硬度及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热处理获得理想弥散组织的条件:首先是奥氏体锰钢中含有适量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次是使奥氏体尽可能充分地发生珠光体转变,三是适当控制高温阶段等温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利用等离子喷涂设备将Ti与羟基磷灰石(HA)的混合粉末喷射入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Ti HA入水颗粒的形态和相组成,结果表明,经等离子熔融喷射入水后,钛粒子的尺寸小于HA粒子,主要原因之一是HA内形成了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形成是由于HA在熔融时生成气相P2O5和H2O,它们在颗粒内聚集形成气泡,入水Ti HA粒子主要是由晶相和非晶相HA,分角相磷酸三钙(TCP)和磷酸四钙(TTCP)以及Ti的化合物所组成,由于与Ti的混合,HA的分解加剧,而Ti与HA粒子的融合及元素的扩散在飞行过程中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7.
规则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自适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规则自生成与自校正方法及相应的算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规则自适应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雎志玲 《山西建筑》2006,32(20):60-61
介绍了建立钢结构截面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从个体编码、初始群体适应度函数的构造、复制、变异、群体重组、终止条件的几方面对遗传算法步骤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对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变质系列锰钢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变质系列锰钢的耐磨性与磨面硬度、磨面组织、主要磨损机制及磨损部击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分变质锰钢的耐磨性与磨损冲击功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耐磨性峰值的位置随锰含量的降低而向较低磨损冲击功方向移动;与耐磨性峰值对应存在着一个“最佳磨面硬度范围”和“适配冲击功范围”,在此范围内材料的耐磨性最高,主要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浅小凿坑+轻微剥落;钢中形成适量的形变诱发马氏体有利于耐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士战  王雷刚  黄瑶 《稀土》2007,28(6):88-91
综述了稀土元素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强化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在扩散渗入、离子注入及气相沉积等三种表面强化技术中的强化效果和作用机理.扩散渗入中,稀土元素主要起到催渗和微合金化的作用;离子注入中,添加稀土元素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可提高模具的抗高温氧化能力;气相沉积中,稀土元素的加入增强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均能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