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矿岩粉碎颗粒分形结构与粉碎能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自动图象分析系统测定了矿岩粉碎后颗粒的周边分形结构,得到粉碎后颗粒表面的分维数在2.033—2.110范围,其分维数随粒度减小而有所增大。按粉碎能耗增量正比?颗粒分形结构的表面积增量原理,得到和Hukki粉碎能耗表达式相同的结果,后者是概括了Rittinger,Kick和Bond三大粉碎能耗学说的共同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破岩方法--爆炸动水压力破岩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测试研究了动水压力在炮孔中的传播规律及其破岩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的一套直接注入式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系统,确定出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20mm厚大理石板材的各种参数值,并对各参数进行了分析。该系统能够与国产50MPa普通高压泵配套使用,在无震、无爆、无尘巷道掘进中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半自动图象分析系统,测出了15种矿岩破碎颗粒的表面分维数,证实-200目经过破碎的颗粒表面具有分形结构,且表面分维数介于2.07~2.11之间.因此,传统的表面积当量直径、体积表面积比直径、周长当量直径等描述粒度的最基本的量,不给定码尺是没有意义的.阻力直径、自由降落直径、Stokes直径也应考虑表面分维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岩石粉碎粒度G-S分布的分形几何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利用分形几何来建立岩石粉碎过程的模型,结果表明单用线性相似比难以符合实际,必须引入核心部分的粉碎概率,才可以较好地阐明著名G-S分布函数中粒度的分布指数α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钎头胎体表面渗硼方法和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有关工艺参数与方法。它对提高硬质合金钎头胎体表面强度和耐磨性、延长钎头的使用寿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