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对锡镀层织构和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合金和多晶铜片为墓底,研究分析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6000)(PEG)和明胶三种表面活性剂对硫酸体系锡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锡镀层的织构和表面形貌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基底的性质有关。Triton X-100使Ni-P合金基底沉积的镀层以β-Sn的(220)晶面择优,铜基底上则以(200)晶面择优,并使晶体细化均匀。PEG使Ni-P上的镀层以(220)晶面为主,在多晶铜基底上变为(211)晶面为主,晶粒的大小不均匀。在含明胶的镀液中,两种基底上的镀层的主要衍射峰都是(101)晶面的衍射峰,但表面形貌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茴香脑电氧化合成茴香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由茴香脑制备茴香醛的电化学方法,可避免化学制备法所产生的污染,能获得与化学法相当的产率。  相似文献   
3.
柠檬酸对Ni-P合金化学镀沉积速度和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柠檬酸浓度对乙酸盐缓冲体系Ni-P合金化学镀沉积速度、镀层含磷量及其耐蚀性与结构的影响,并对镀层在镀态下和经热处理后的耐蚀性与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沉积速度先增加后l牵低,而镀层中磷含量则先降低后增加;镀态时高磷合金为非晶态结构且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中磷合金则为非晶 微晶结构,耐蚀性较低,而所有镀层经350℃热处理1h后,结构都转变为晶态,且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25±2)°C下,从含有50g/LRuCl3·nH2O、30.0g/L乙酸钠、30.0g/L二水合柠檬酸钠和15.0~50.0g/LNiSO4·6H2O的溶液(pH3.0)中,以10~90mA/cm2在铜基底上电沉积制备了Ru含量为5%~70%(原子分数)的Ni–Ru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液中NiSO4质量浓度和电流密度对沉积层组成、表面形貌、结构及电催化析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Ru优先析出并能促进Ni的沉积,镀层中Ru含量随着镀液中Ni2 质量浓度的提高而降低,低电流密度有利于获得Ru含量高的镀层。随着镀液中Ni2 质量浓度的降低或电流密度的提高,镀层表面形貌由较为平整、均匀变为多孔的颗粒状。镀层主要呈现面心立方Ni结构特征,且晶粒尺寸随镀层中Ru含量的增加而变小。Ni–Ru合金电极的析氢活性优于纯Ni,当镀层的Ru原子分数超过15%时,其析氢活性与纯Ru电极接近。  相似文献   
5.
原位XRD研究热处理Ni-P化学镀合金的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改变镀液的CNi^2 /CH2PO2-比例,在乙酸-柠檬酸体系中,获得组成分别为Ni-7.8P(质量比)和Ni-11.7P的镍磷化学镀层。用程序升温原位XPID分析了镀层在40~500℃之间的结构变化。镀态时Ni-7.8P为微晶结构而Ni-11.7P为非晶结构。在20℃/min升温速度下,Ni-7.8P在200℃后发生晶化,直接析出稳定的Ni3P和Ni相。Ni-11.7P在300℃后晶化,先析出介稳的Ni5P2相,375℃后转变为平衡的Ni3P和Ni相。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氢气泡动态模板电沉积法和电势脉冲氧化还原法制备了三维微/纳米多孔铋薄膜和纳米多孔铋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两种多孔铋膜对4-硝基酚的电还原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7.
电沉积条件对甲基磺酸锡镀层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甲基磺酸电镀锡镀层的织构以提高镀层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镀锡工艺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电流密度和镀层厚度对镀锡层织构的影响规律,XRD分析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浓度高,镀层以(211)和(321)晶面择优;OP浓度低,镀层以(101)和(112)晶面择优低电流密度有利于镀层以(211)和(312)晶面择优,高电流密度则有利于(101)和(112)晶面择优;镀层较薄时没有明显的晶面择优,(211)晶面的衍射峰强度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而加大,当镀层厚度超过10μm镀层以(211)和(321)晶面的衍射峰为主,且基本不随镀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化.由于晶态基底会影响镀锡层的织构和形貌,本甲基磺酸镀锡工艺以多晶紫铜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合金为阴极,对非晶态基底上得到的锡镀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柠檬酸盐体系低温化学镀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柠檬酸三铵体系的低温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了该镀液的温度、pH及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40g/L硫酸镍、35g/L次亚磷酸钠、30g/L柠檬酸三铵,pH9~9.5,θ为45℃。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表面均匀平整;经X-射线衍射分析,镀层具有晶态结构。该工艺稳定,沉积速度可达4.5mg/(cm2·h)。  相似文献   
9.
合金异常共沉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Zn-Fe、Zn-Co、Zn-Ni合金体系在不同浓度时的平衡混合电极电势,该电势与锌电极的平衡电势相近,而远偏离于铁族元素电极的平衡电势,表明锌电极有较大的交换电流密度,这是锌与铁族元素共沉积时表现出异常优先沉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铅—锌合金电沉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b-Zn合金的电沉积方法,讨论了电解液浓度、温度、pH值、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镀层组成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条件,可获得8% ̄90%(wt)Zn的平整致密的Pb-Zn合金镀层,以适用于不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