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Ti和Mg对消失模铸造Al-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含量从0.3%提高至0.9%和1.2%时,其脆性相含量增多且组织形态逐渐粗大,Al-Cu合金的抗弯强度略有降低,但硬度较低。经535℃×15h固溶+70℃水淬+175℃×4h时效后,Al-Cu合金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均提高了约100%。在Ti含量为0.3%时,添加1.0%的Mg,Al-Cu合金的抗弯强度有所增加,硬度大大提高。Mg含量继续提高到1.5%和2.0%时,Al-Cu合金的硬度虽有所提高,但抗弯强度却有所降低。Mg含量增加的Al-Cu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弯强度和硬度也显著提高,且Mg含量为1.5%时热处理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还显示,金刚石表面镀Ti或增加Al-Cu合金胎体中的Ti含量有利于提高Al-Cu合金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  相似文献   
2.
奥贝球铁的冲击断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对经不同等淬工艺处理的奥贝球铁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揭示了冲击断口形貌与冲击韧性,金相组织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不同等淬火工艺下奥贝球铁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面向对象的教学模式入手,设计了教学模式的三层模式结构和软件工程的具体分组设计方法与步骤。同时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要求学生使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做进度计划,使用visio2003软件绘制数据流图,CVS软件进行版本控制等,完整地诠释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软件工程”师生互动教学新模式。最后分析了各式各样的现代师生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晶峰  尤芳怡  戴秋莲 《铸造技术》2012,(12):1431-1433
结合简单形状铸件,对底注式浇注系统进行了充型过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充型过程较平稳,直浇道压力头作用明显,铸件温度分布呈现上低下高特征。这些特点与实际底注式浇注系统较吻合。  相似文献   
5.
结合简单形状铸件,对顶注式浇注系统的充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充型过程很不平稳,金属液呈喷溅状充填型腔;直浇道压力头几乎无作用;由于剧烈涡旋的影响,铸件温度分布较均匀.这些特点与实际顶注式浇注系统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新型铝青铜结合剂配方和烧结温度进行优化.试验比较新、旧造孔剂在新型铝青铜结合剂和传统的锡青铜结合剂中的造孔效果以及对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铝含量以及Fe含量的提高,铝青铜胎体的抗弯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均提高.当铝青铜胎体中的Al含量为8%、Fe含量为3%,TiH2...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不同孔隙率的金属结合剂细粒度和微粉金刚石多孔砂轮并进行了不同材质石材的磨削性能实验.采用热电偶测温法,研究了不同孔隙率、不同磨粒粒度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多孔砂轮对两种不同工件材料的磨削温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孔隙率、不同磨粒粒度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磨削温度均随着转速及切深的增加而增加;细粒度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随着孔隙率的增大,磨削温度降低;而微粉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则表现出和细粒度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不同的特性,即孔隙率达到一定值时,随着孑L隙率继续增大,磨削温度反而升高;同一孔隙率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细粒度金刚石砂轮的磨削温度要低于微粉金刚石砂轮的磨削温度.  相似文献   
8.
钎焊单层金刚石工具的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镀和烧结金刚石工具广泛应用的今天,钎焊单层金刚石磨具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一些产品已经面世.文章从加热方式和钎料两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钎焊单层金刚石工具的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钎焊单层金刚石工具的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游离磨料研磨抛光后的花岗石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进行了测量,并观察花岗石在研磨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值虽然很低,但并没有消除石材与生俱来的裂纹等缺陷,表面还残留大量粗加工造成的较大凹坑,限制了花岗石表面光泽度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磨削参数、不同质量分数及粒度的Cr_3C_2对激光熔覆Cr_3C_2/Ni基复合涂层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探究其磨削特征及磨削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采用CBN砂轮对激光熔覆Cr_3C_2/Ni复合涂层进行磨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r_3C_2/Ni基复合涂层磨削表面的加工缺陷主要产生于Ni合金基体中形成的堆积、犁沟、局部崩碎、裂纹,以及破碎的Cr_3C_2颗粒和由于破碎的Cr_3C_2脱落、被压碎的Cr_3C_2颗粒产生的表面凹坑等.在较小的切深和较低质量分数的Cr_3C_2条件下,Ni合金基体中较容易形成堆积;随着切深的增加,Ni合金基体中的犁沟加深,局部出现崩碎;当涂层中的Cr_3C_2质量分数高于20%时,Ni合金基体中甚至出现裂纹;涂层中Cr_3C_2质量分数达到30%时,磨削表面出现较多破碎的Cr_3C_2和凹坑.在相同的磨削参数下,涂层磨削表面粗糙度随着熔覆层中Cr_3C_2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Cr_3C_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但Cr_3C_2质量分数超过20%时,涂层的粗糙度反而略有上升.减小Cr_3C_2的粒径和提高砂轮的线速度可以减少涂层磨削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