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变材料能够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的有效方式。复合相变材料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储能密度,成为近年来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复合相变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多孔基体吸附法、微/纳胶囊包覆法、溶胶-凝胶法、高分子复合共聚法和静电纺丝法,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及不足。着重分析了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热循环稳定性及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为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哈里伯顿公司在致密气勘探开发方面研发了测井、钻井、完井及酸化压裂等一系列新的工具、软件和工艺技术,其产品和服务独树一帜。文章介绍了该公司测井方面的地层测试器、随钻测井系统,钻井方面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及相关快速钻井技术,完井方面的水平井滑套完井技术、可膨胀封隔系统、水泥胶结技术等,酸化压裂方面的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工艺、精确定位压裂技术等产品。这些新的工具、软件和工艺技术,促进了致密气领域的大发展,对其他公司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继页岩气、致密油成功开发之后,残油区的开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据Melzer咨询公司评估,美国残油区开发有望将其原油可采储量提高30%~50%,成为下一个大幅度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区。介绍了残油区的定义、生成、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对美国残油区开发现状和潜力进行评估,并就其勘探开发技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虽然残油区的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开发前景,其主体技术二氧化碳气驱强化采油(CO2-EOR)兼有增油环保双重优势,这不仅给未来老油田增储上产开辟了一条新路,还为CO2埋存提供了新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A satisfactory account of reinforcement of rubber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forits vulcanizates with carbon black fillers has been obtained. A statistical theory of reinforcement by carbonblack fillers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was developed. Three methods for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其科技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一。美国政府曾先后出台《拜杜法案》和《史蒂文森-怀特勒创新法案》,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其科技发展资金来源呈企业主导特征。美国还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实施税收优惠、拓宽投融资渠道、科技人才培育引进、科技创新柔性监管等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引导知识和技术向企业转移,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参考美国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激发我国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建议:创新研发优惠方式,扩大税收激励范围;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强化STEM教育战略地位,吸引国际STEM人才;提升科研人员基本工资待遇,增强研发队伍稳定性;拓宽监管沙盒参与主体,适当精简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6.
7.
哈里伯顿公司在致密气勘探开发方面研发了测井、钻井、完井及酸化压裂等一系列新的工具、软件和工艺技术,其产品和服务独树一帜。文章介绍了该公司测井方面的地层测试器、随钻测井系统,钻井方面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及相关快速钻井技术,完井方面的水平井滑套完井技术、可膨胀封隔系统、水泥胶结技术等,酸化压裂方面的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工艺、精确定位压裂技术等产品。这些新的工具、软件和工艺技术,促进了致密气领域的大发展,对其他公司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辽河稠油在蒸汽吞吐中发生的热裂解行为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热采时的井下条件,从四组分(SARA)、70℃降黏率、裂解气组成的角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水量对辽河稠油热裂解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稠油在250℃已开始发生裂解;在蒸汽吞吐条件下,SARA组成发生变化,轻质组分增加,胶体体系受到破坏,稠油黏度降低;稠油降黏率与反应温度成线性关系,温度从250℃升至350℃反应16 h的降黏率由32.03%升至98.82%;在350℃反应时间由1 h增至24 h,降黏率从38.67%升至99%。反应时间超过16 h后降黏率增长趋势变缓并趋于恒值,在其他温度下稠油黏度的变化有相同的规律,降黏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同一公式表示;稠油热处理后降黏效果越好产生裂解气越多,裂解气含H2S也越多;水的存在对辽河稠油裂解有影响,当加入的水完全汽化时(本实验中加水量为稠油质量的10%时),降黏效果最好。蒸汽吞吐开采中稠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永久性降黏。图3表8参6。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