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介绍导电聚合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阐述了正极材料(如聚苯胺、有机二硫化物)、聚合物固体电解质(SPE)及聚合物负极的研究方法,指出导电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掺杂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充放电循环等手段对掺杂F、Co元素的LiMn2O4材料性能进行测试,并比较了不同烧结温度及不同F元素掺杂量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液相法制备的LiCoxMn2-xO4-yFy材料在800℃左右连续烧结晶型较好,F的掺杂量不会改变材料的晶型,但晶格参数随着温度和F的掺杂量增加而增加;电性能测试表明LiCoxMn2-xO4-yFy材料的充放电曲线有两个电压平台,且LiCoxMn2-xO4-yFy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纯LiMn2O4有了明显提高,尤其以800℃条件下连续焙烧24h、y为0.2时的材料电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围绕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低温脉冲负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同时对两套优化方案获得的低温放电数据进行了系统讨论。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根据GB/T4882-2001中夏皮洛-威尔克检验方法验证两套设计方案获得的放电数据均为正态分布的;采用GJB/T376-87中计量数据估计可靠度的方法得出方案B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筛选出方案B为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单体电池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配了钴酸锂-碳软包装锂离子单体电池,测试了电池3A放电容量、满荷电态50天贮存期的自放电率以及不同贮存时间后电池开路电压的压降。对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简单、有效的锂离子单体电池的筛选标准和顺序。  相似文献   
5.
在搭建热电池热仿真模型的过程中,获取精确的材料热物理特性参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分别采用热机械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激光闪射法测试了热电池主要材料的密度、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分析了比热容和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并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10℃条件下测试了一次Zn-Ag2O电池材料测试过程中使用的锌皮参比电极的性能。在KOH溶液中浸泡10 min后,锌电极能够提供稳定的(-1555±5)mV左右的参比电极电位,极化曲线的拟合结果显示随时间的延长腐蚀电流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保持在2×10-5A/cm2数量级,电化学阻抗谱图各阶段容抗弧实部ZRe和虚部ZIm值变化均不大。测试结果表明,锌电极在7 mol/L的KOH溶液中长时间的腐蚀反应速率变化不大,能够提供稳定的参比电极电位,可以作为Zn-Ag2O电池材料测试及某些碱性电解质中电化学测试的参比电极使用。  相似文献   
7.
向常规电解液[六氟磷酸锂(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甲酯(DMC)]中添加溶剂乙酸乙酯(EA)和碳酸丙烯酯(PC),制得的低温电解液可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在-40℃下,低温电解液和常规电解液的电导率分别为0.864 mS/cm、0.370 mS/cm;在0.20 C、0.50 C时,使用低温电解液的电池的放电容量分别为室温放电容量的71%和41%,放电中值电压比室温时分别降低了0.90V和1.03V.  相似文献   
8.
杨固长  崔益秀  孟凡明 《电池》2004,34(5):366-367
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蚀刻与顸处理及热压与直接涂布两种电极制备工艺.主要概述了电极各组分配比、电极孔率、正极前后膜厚度比与电性能的关系.优化电极参数可以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液相沉淀法制备AgO材料的各影响因素,分析了影响AgO材料的规律和机理。利用化学滴定法测试其纯度,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分析了不同纯度AgO的形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AgO粉体的最优工艺为:温度控制在90℃;滴定AgNO3的速率为10 m L/min;n(K2S2O8)∶n(Ag NO3)=1.2∶2;n(KOH)∶n(AgNO3)=3.0∶1;反应时间60 min;纯度高达95.7%。以KOH水溶液为电解质装配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在8 C下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最佳工艺制备出的样品放电比容量为382 m Ah/g,为理论值的88%。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提取电池工作可靠性特征量,对3种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低温环境下工作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分别从电池激活电压、稳态电流放电电压、脉冲电流放电电压和放电至额定容量时电压等方面,提取可作为电池工作可靠性评估依据的特征参量,比较这些特征参量在可靠性评估中的作用,并验证不同特征参量对可靠性评估的有效程度。确定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工作可靠性特征量为脉冲电流放电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