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制备了不同杨木纤维含量的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利用Hirsch模型、Kelly-Tyson模型和Bowyer-Bader模型对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进行建模,通过对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塑料基体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杨木纤维长度分布的研究,计算得到杨木纤维在聚乙烯基体中的取向系数、界面剪切强度和本征抗拉强度,解释了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变化规律。此外,利用微观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亚临界纤维、超临界纤维、塑料基体对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贡献比例。   相似文献   
2.
针对化工过程中的数据存在的多模态特性,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FCM)与主成分分析(PCA)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通过FCM算法将具有多模态特性的训练样本进行聚类,根据所有样本到聚类中心的距离计算样本所属于每个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其次,以隶属度作为判定依据判断样本所属类别,将训练样本分成若干类别。再次,对每一个分类后的类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模型,通过核密度估计法确定每一个类别的控制限。最后,将待测样本划分类别,计算样本在各类别下的Hotelliing’s T和平方预测误差(SPE)(又称Q统计量),并与控制限比较以实现故障检测。将该方法运用于数值例子和田纳西-伊斯曼(TE)工业过程并将检测结果与PCA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研究的故障检测率大幅提升。FCM算法通过对原始数据分类,有效地提升了PCA对具有多模态特性数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杨木纤维(WF)为增强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偶联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WF/HDPE复合材料。选取WF含量、偶联剂添加量、挤出温度为自变量,试件的抗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设计实验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WF/HDPE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对WF/HDPE复合材料的挤出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WF添加量、MAPE添加量和挤出温度的最佳水平为:47.37wt%、4.23wt%、173.69℃,此时WF/HDPE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为4.06 kJ·m?2,弯曲强度为43.79 MPa,拉伸强度为28.59 MPa。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5%,较好地反映了WF/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挤出工艺因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