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给水处理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测定原理入手,讨论了颗粒数与浊度的关系,提出颗粒数能弥补浊度指标在低浊度水水质监测上的不足,是浊度的有效补充;从水质安全的角度探讨了颗粒数与“两虫”数目的相关性,指出颗粒数很可能成为“两虫”的有效替代指标;阐述了颗粒计数仪在水厂运行优化中的实际应用,为此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频出版作为数字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时代新兴且发展迅速的一种出版形式。由于目前网络视频出版概念模糊,对其做了初步界定,并以传播学中重要的"把关人"理论为视角,从"把关"现象、"把关人"形象和"把关"过程三个方面对网络视频出版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网络视频出版中的"把关"存在滞后性、及时性、开放性和趋同性这些不同于传统"把关人"理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空间同位模式挖掘是空间数据挖掘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空间同位模式是指在地理空间中,由于空间接近性而频繁的聚集在一起的空间特征的集合。提出了一种基于KD树的同位模式挖掘算法,算法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步骤:邻域的确认和同位模式的剪枝过程。最后通过实验表明了算法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相似文献   
4.
振动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内燃机的监测与诊断之中,但振动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需要恒流源提供稳定的电流支持,同时,由于振动传感器信号极其微弱、工作环境干扰大,所以振动信号在进入后端数据采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满足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内燃机数据采集系统前端调理模块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振动传感器恒流源供电、信号滤波的功能,特别是程控放大功能,通过串口通讯,上位机控制调理模块的单片机以设置或读取信号的放大倍数,相比以往开关控制信号的放大更简洁、方便。  相似文献   
5.
以颗粒计数法为辅助监测手段,通过生产性试验对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针对给水厂进水量存在变化的特点,根据沉后水浊度和颗粒粒径分布确定了不同水量条件下的最佳搅拌速率,提出了沉降比及排泥的控制参数.生产性运行表明,合理的参数选择不仅有利于保证澄清池出水水质的稳定,也能为水厂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最佳规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吨水投资、管网投资和运行费用有助于弄清城镇污水末端处理的规模效应。研究表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吨水投资、运行费用在不同处理工艺间均存在规模效应,且相关性显著;大型和特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吨水投资和运行费用均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且随着处理规模的增加而逐步稳定;当污水管网的收集规模<6×104m3/d时,其吨水投资的规模效应突出;随着污水管网规模的增大,吨水管网投资趋于较低的水平。当污水处理厂仅作为排水系统的末端环节时,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的单位投资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最佳的处理规模为10×104m3/d左右;当污水处理厂具有污染治理和污水再生回用的双重功能而成为水资源循环的中间环节时,适宜的污水处理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性的半集中式处理模式将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采用图形化编程工具LabVIEW和CompactRIQ嵌入式平台,设计了往复式压缩机曲轴箱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四通道振动信号的同步采集;通过在线监测以及运用小波变换结合AR谱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有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地区的两种原水和不同过滤工艺为例,采用生产性试验与模拟柱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颗粒计数法与浊度联合用于过滤环节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滤料层不同深度出水的颗粒数超过50粒/mL的穿透时间与滤速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滤后水的颗粒物数量变化比浊度更灵敏地反映滤池运行状况;初滤水存在颗粒短时穿透现象,且以小于10μm的颗粒为主,为防止"两虫"所引起的风险,生产性运行时需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利用颗粒物对数去除率指标可以综合判断滤池的运行状况,有助于提高滤池的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9.
NiO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代表,具有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的优点,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海藻酸钠与金属离子的自主交联反应,以及碳化、氧化过程,制备了低成本的多孔纳米NiO/C复合材料。得到的复合材料中,NiO纳米颗粒分散均匀且被石墨化碳层包覆,并嵌入多孔相互连通的碳基体中,在提升复合材料整体导电性的同时抑制了活性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体积膨胀。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NiO/C复合材料在0.1,1 A/g的电流密度下分别具有608.2,307.2 mAh/g的比容量,并且在0.1 A/g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仍保持448 mAh/g的比容量,显示出优良的循环稳定性。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充分显示出NiO/C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0.
MXene凭借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MXene的结构、制备方法和电子特性,阐述了MXene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层间距、自堆叠、表面官能团等因素对其储能性能的影响。讨论了MXene与碳材料、聚合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属化物等不同组分的复合,并对MXene基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