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采高顶板控制模型及支架合理承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传递岩梁"理论建立了大采高采场结构力学模型,探讨了大采高采场的覆岩结构及运动规律,修正了大采高下直接顶及基本顶概念,确立了支架载荷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给定变形"状态,支架缩量应大于顶板下沉量;"限定变形"状态,支架阻抗力与岩梁位态有关.采高增大,直接顶厚度可能大幅度增加,直接顶中出现大跨度悬顶坚硬岩层的几率增大.影响采场矿压显现的"传递岩梁(基本顶)"范围相对减少,相关"岩梁"距采场的高度增大.准确地确定悬顶位置、厚度及可能的最大悬跨度是大采高采场顶板控制设计及支架选型计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水层下采场软弱覆岩破坏特征及透水机理问题,利用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对其综放开采过程进行探究,分析了导水渗流区域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导水优势路径的判断依据。实验探究表明:渗流作用下覆岩受采动破坏影响出现裂隙发育区,裂隙压实区和潜在裂隙区等裂隙运移区域。地表至煤层方向,自上而下覆岩裂隙率逐渐增大,水体沿着裂隙率较大的导水优势裂隙渗流至采空区。渗流区域在隔水层之上呈"漏斗状"分布,在隔水层下大致沿着岩层断裂线所形成的"破坏拱"分布,水流渗透痕迹由"破坏拱"从内至外逐渐消散。煤层走向方向上,涌水量的相对大小关系为开切眼一侧采空区上覆岩层停采面一侧。  相似文献   
3.
海域开采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海域下采煤最大的威胁是因防水煤岩柱留设不足,造成海水溃入井下。而留设防水煤岩柱时,必须考虑断层带附近较正常覆岩破坏高度增大的因素。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研究了海域下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提出了海域断层构造条件下留设防水煤岩柱厚度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4.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成拱机理及除拱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斌  夏洪春  孟祥斌 《煤炭学报》2016,41(7):1617-1623
通过现场实测对同煤集团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中放煤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顶煤在放出过程中易形成阻塞放煤的成拱现象,研究了顶煤成拱机理,提出了"面接触块体拱"模型,得到了拱的轴线形式为抛物线,给出了影响放煤效率的高跨比参数,并对高跨比参数中的角度和摩擦因数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煤岩压缩强度与煤块尺寸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顶煤注水软化,开发新型放煤支架及强扰动装置,优化放煤工艺等开采措施,顶煤采出率提高了6.92%。  相似文献   
5.
以大平矿区实测数据作为样本,首先根据经验建立影响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因素集,然后运用熵权-层次分析预测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获得导水裂缝带高度的预测值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导水裂缝带高度观测资料的不足,修正了权值不均衡问题,评价结果优于单一层次分析法,为导水裂缝带高度的科学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忠昶  赵德深  夏洪春  樊成 《煤炭学报》2013,38(Z2):370-376
为了评判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动裂隙是否相互连通并波及水体,以大平矿区井田范围内钻孔揭露的地层资料及工作面布置方式为基础,采用弹性理论获得了采动地表裂缝深度为 6.59 m,以大平矿区水库范围外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数据作为预测接近样本,选取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可测影响因素,结合主观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的熵值法对指标权重值进行综合确定,通过Matlab编程获得水库范围内各工作面采动后钻孔位置处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值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同时采用Surfer软件的克里金插值法获得了地表裂缝和导水裂隙带之间的覆岩厚度及各组分岩性的厚度等值线,并进行了透水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煤矸石充填料浆在不同角度弯管中不淤流速的变化,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输送过程, 分析了煤矸石料浆在各角度弯管中的流速特征、管道出口截面处的矸石颗粒沉降状况, 由此得出了不同入口速度下料浆在不同角度弯管中的不淤流速。结果表明, 料浆在75°、90°和105°弯管中的不淤流速分别为1.8 m/s、1.7 m/s和1.5 m/s, 即料浆的不淤流速随弯管角度增大而减小;弯管角度越大, 料浆在弯管中的阻力作用越小, 则料浆流速越快, 使得矸石颗粒的沉降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8.
放顶煤开采是为解决特厚煤层高产与高效开采的新型方法,是我国特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但特厚 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堵塞放煤通道的技术难题影响了煤炭的回收率。 本项目结合塔山煤矿 3-5#煤层的实际赋存条件, 采用三维洞穴激光扫描仪和运用现场实测以及数值模拟等科学方法对其顶煤运移规律及采空区顶垮落形态等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顶煤位移量发生变化,且工作面到达一定位置后,位移量变化明 显;当处于顶煤体破坏的过程中,采空区方向的水平位移量与速度增长速率增加;顶煤和顶板运移量呈现 2 种截然不 同的运移特征,前者壁前高于壁后,而后者为壁后高于壁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协庄煤矿在巷道支护实践中,为适应深部软岩变形特点,对锚网喷二次支护技术的改进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和开发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发展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物理、化学、力学分析的方法对九龙矸石电厂粉煤灰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以此为配料制作的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出了粉煤灰在高掺量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及其在实际工程应用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