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转窑轴线的测量对于合理调整工艺操作规程及托轮摆放位置,避免托轮轴瓦发烧,改善筒体的受力状况,保护筒体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述了大型回转窑运行轴线动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轮带和托轮直径的在线测量、轮带与筒体间隙的测量、筒体运行轴线水平直线度和垂直直线度的动态测量。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大型回转窑运行轴线动态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实际测量应用表明:所述的方法及仪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黄传辉  夏晓雷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3):1598-1600
以45钢-铜配副在浸油状态下进行磨损试验,考察了不同磨损阶段磨粒群体分形维数的分布特征,测量了多种磨粒表征参数,并就各表征参数与摩擦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磨粒群体中轮廓分形维数的分布呈正态分布;磨粒分形维数相对于其他表征参数而言,和摩擦力相关性更大,且两者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雷达制导技术在制导武器上的不同应用方式,分析了目前雷达制导技术在制导武器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纳米铜添加剂对摩擦副的减摩和自修复性能,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HDDP)修饰纳米铜微粒,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不同载荷条件下纳米铜添加量对摩擦系数、磨斑直径等摩擦学性能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磨痕形貌及其化学成分组成,并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技术测量铜膜硬度及弹性模量。结果表明:纳米铜添加量为0.4%(质量分数)时减摩效果最佳,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明显下降,比未添加纳米铜的降低了23.0%~27.2%和15.1%~24.9%。摩擦过程中纳米铜微粒在摩擦表面形成化学沉积膜,铜膜的纳米硬度为1.63 GPa,弹性模量为78.08 GPa,表现出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摩擦焊技术实现2A12铝合金棒材的连接,采用热电偶法测试焊接界面温度,分析了摩擦压力对接头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核区温度达到496℃,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随摩擦压力升高,焊核区宽度由726μm减小到418μm,而冲击韧性值由39. 04 k J/m2逐渐增大到158. 18 k J/m2。当摩擦压力高于70 MPa时,断裂方式转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多模复合导引头跟踪模式复杂逻辑决策的适应性,采用随机森林构建模式决策网络、结合误差补偿的方法,对传统的人工条件判读流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复合导引头中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得到的跟踪模式的分类正确率达100%,运行速度提升16%,代码量减少3倍; 基于随机森林和误差补偿的跟踪模式决策方法对导引头跟踪模式决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高效实现跟踪模式的自主决策。此研究算法为高效率地实现导引头跟踪模式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扩散的各种因素与化学热处理的关系进行简要归纳与讨论,指出在化学热处理中,当渗剂固定时,分解和吸收一般都不会成为控制性环节,而扩散将成为化学热处理渗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氰化工艺有许多优点,但因需要使用剧毒原材料氰盐,所以氰化法已基本淘汰.将市售普通无毒原料处理后,与木炭粉等配制的渗剂用于液体碳氮共渗,其处理效果极佳.渗速与传统氰化法相当,但盐浴中渗剂的含量只需4%左右,比氰化法盐浴中氰盐的含量少得多(一般20~30%)而且此渗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每添加一次(盐浴重量的2%左右)可连续使用3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9.
夏晓雷 《四川兵工学报》2011,32(9):43-46,50
以电视制导为背景,就框架式导引头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现有模拟式框架导引头稳定跟踪平台的优缺点,分析了导引头稳定跟踪平台的设计方案及组成,通过对模拟式框架导引头稳定跟踪平台和数字式框架导引头稳定跟踪平台的比较,找出了二者的优缺点。在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计算了根轨迹、幅值裕量、相角裕量、超调量和过渡时间,求解了校正函数,通过串联校正来使系统满足初始要求。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上,选择了TMS320F2812信号处理器,说明了TPS767D318电源芯片和JTAG接口的引脚连接,同时,在基于F007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础上设计了由0~5V转变为0~3V的信号采样电路。  相似文献   
10.
倪宏昕  夏晓雷  曲明 《腐蚀与防护》2006,27(11):574-575
选择不同的喷涂工艺参数,在镁合金表面喷涂铝锌丝材。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对不同工艺参数得到的涂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弧喷涂铝锌工艺参数对涂层质量有一定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喷铝锌工艺参数:电压27V,喷涂电流100A,空气压力0.5MPa,喷涂距离10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