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橡胶是一种特种橡胶材料,用途十分广泛。我们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方法对硅橡胶材料进行了测量分析。经过分析,第一寿命τ_1看作为自由正电子湮没和p-Ps自湮没的结果;第二寿命τ_2为正电子处在生胶大分子缠绕、交叠处和高温硫化胶交联处湮没的结果,第三寿命τ_2应为样品中形成的o-Ps的Pick-off湮没的结果。正电子在硅橡胶中的寿命参数与硅橡胶的分子量、交联密度、大分子链的缠绕交叠等情况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Ag掺杂对TiO2粉末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Ag掺杂的TiO2粉末。通过XRD、SEM、EDX、DSC-TG、BET氮吸附法等研究了Ag掺杂对TiO2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掺杂的Ag降低了TiO2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促进了相转变。适量掺杂时,Ag抑制了锐钛矿粒子的生长,结果使锐钛矿粒子的粒径降低,TiO2粉末的比表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3.
Ag掺杂对TiO2粉末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Ag掺杂的TiO2粉末.通过XRD、SEM、EDX、DSC-TG、BET氮吸附法等研究了Ag掺杂对TiO2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掺杂的Ag降低了TiO2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促进了相转变.适量掺杂时,Ag抑制了锐钛矿粒子的生长,结果使锐钛矿粒子的粒径降低,TiO2粉末的比表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4.
范广  张引莉  周彩华 《化学世界》2019,60(3):156-160
以3-氨基吡嗪-2-羧酸(3-Hapzac)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镍的配合物[Ni(3-apzac)_2(H_2O)_2],并利用元素分析、I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中,配位的水分子、羧基和与氨基都参与形成了氢键,通过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使配合物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陈放一年的油菜花粉为原料,比较了油菜花粉的两种破壁方法99温差破壁法和蒜汁酶破壁法,通过比较破壁前后各组分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确定了球蛋白为目的蛋白,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球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条件下温差破壁法可达到实验目的,破壁脱脂后的油菜花粉中主要是球蛋白和谷蛋白;球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氯化钠浓度0.20mol/L,pH值为5,浸提时间6h,浸提次数3次,浸提温度保持4℃。  相似文献   
6.
根据S.Y.Chuang等人的假定,简单地导出了硅橡胶中正电子湮没寿命和重均分子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生胶材料作正电子湮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正电子湮没寿命和重均分子量之间确有线性关系。用此线性关系测定生胶的重均分子量,并将测定的结果与用粘度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较,两者相对偏差小于3.7%。 本文还对用正电子湮没技术测定的重均分子量的结果作了讨论,提出了用该方法测定生胶的分子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Ag/TiO2薄膜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Ag掺杂的TiO2薄膜.用XRD、氮吸附法、UV-VIS-NIR分光光度计以及XPS对Ag掺杂后TiO2薄膜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用分光光学法通过在紫外光照下分解亚甲基蓝的实验比较了TiO2薄膜与Ag/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掺杂适量的Ag有助于TiO2薄膜光催化氧化性能的提高,原因在于:(1)Ag通过引入耗尽层提高了TiO2的电荷分离能力,并吸引空穴向薄膜表面移动,结果使薄膜表面空穴的浓度提高,薄膜光催化效率提高;(2)Ag减小了TiO2粒子的粒径,使TiO2禁带宽度增大,薄膜光催化氧化的能力提高;(3)Ag掺杂后,TiO2薄膜表面对-OH基和水的吸附增加,使光照后TiO2薄膜表面活性自由基·OH的浓度增加,空穴向薄膜所吸附物质的转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氢化丁腈橡胶(HNBR)与三元共聚尼龙(PA)进行共混,制备了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的硫化特性,发现硫磺硫化体系交联程度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化体系交联程度高;并考察了DCP体系下不同PA含量、加工温度以及返炼次数对TPV性能的影响,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加工温度170℃最佳;返炼使拉伸强度下降;随着PA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增加;扫描电镜(SEM)显示其形态为两相结构,分散相HNBR是以微米级颗粒分散在PA连续相中,随着PA含量增加,分散相HNBR颗粒分布更均匀,颗粒尺寸明显变小,大小介于0.5μm~1μm。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溴化丁基橡胶/三元共聚尼龙热塑性弹性体(BIIR/CO-PA TPV),考察了硫化体系、增容剂、橡塑比、硫化温度、返炼次数对BIIR/CO-PA TPV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TPV脆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论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还是ZnO为硫化体系,BIIR混炼胶的硫化效果均较好。添加增容剂可以改善BIIR与CO-PA的相容性,提高TPV的力学性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与氯化聚乙烯的增容效果相当。橡塑比(质量比)为7∶3~6∶4、硫化温度为180℃时,制备的TPV力学性能最好。随着返炼次数的增加,TPV的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丁腈橡胶(NBR)为基材,芳纶浆粕(PPTA)和白炭黑为增强材料制备了NBR/PPTA复合材料,研究了PPTA和白炭黑用量以及硫化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TA可与NBR形成良好的填料/橡胶界面作用;复合材料在平行和垂直纤维方向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PPTA/白炭黑配比一定和适宜硫化条件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