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采用丙烯酸类物质为功能性单体,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 A),1,6-己二醇二烯丙酯(HDDA),二乙烯基双螺二氧环十一烷(DTU)为交联剂,分别合成了三种不同的具有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L IPN)的聚合物。系统研究了不同交联剂和用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适量交联剂形成L IPN有利于乳胶储存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4,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和4,4’-二胺基二苯醚(4,4’-ODA)为原料制备了含氟聚酰亚胺薄膜,然后通过水解、激光打印、离子交换、化学还原等技术得到银和铜双金属的图案化聚酰亚胺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四点探针测试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系统研究了薄膜表面金属的形成过程及水解时间与导电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金属线条的导电性逐渐增加,电导率最大达到500s/cm。  相似文献   
3.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3,3′,4,4′-聚苯四甲酸酐(BPDA)-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苯二胺(PPDA)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和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部分代替PPDA的四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纤维,柔性单体ODA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共聚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但引起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分解温度的降低。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对两种纤维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进行了计算,均是加入ODA单体的共聚纤维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较低,由此造成其耐热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制备掺杂SnO_2/Cr_2O_3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利用XRF,XRD,SEM和TG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研究了Sn、Cr掺杂量以及热处理温度、时间对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2+)和Cr~(3+)的物质的量比为1:9、总离子浓度为0.1 mol/L、热处理温度为480℃,保温4 h时制得的复合薄膜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为95%.  相似文献   
5.
采用端羧基于腈橡胶(CTBN)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研究CTBN用量对改性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随CTBN用量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当CTBN用量为10%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法(TGA)对改性前后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TBN与酚醛树脂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改性酚醛树脂的热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研究CTBN用量对改性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随CTBN用量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当CTBN用量为10%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法(TGA)对改性前后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TBN与酚醛树脂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改性酚醛树脂的热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3 , 3’- 4 , 4’- 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 、4 , 4’- 二胺基二苯醚(ODA) 和三氟乙酰丙酮银(AgTFA) 为主要原料, 采用原位一步自金属化法制备了银含量为9 %~15 %的聚酰亚胺( PI) / 银(Ag) 复合膜, 探讨了影响薄膜性能的各种因素, 得到了同时具有高导电(表面电阻~1Ω) 、高反射率(绝对反射率为65.3 %) 的PI/ Ag 薄膜。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 研究了薄膜热处理过程与亚微相态之间的关系, 定量探讨了反射率与固化时间之间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甘氨酸乙酯、丙氨酸乙酯和苯丙氨酸乙酯为亲核试剂,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氨基酸酯单取代和混合取代的聚膦腈。研究了取代反应条件及亲核试剂的添加顺序对聚合物合成及结构的影响,取代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氨基酸酯取代度的影响,以及亲核试剂的添加顺序对聚合物合成及结构的影响,其结果为控制合成该类可降解聚合物提供了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原位一步法制备了具有反射和导电特性的聚酰亚胺银(P I/A g)膜,采用在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羰基基团的二酐和二胺合成了聚酰胺酸(PAA)后,同时加入银盐溶液,经高温环化缩合形成具有反射和导电特性的P I/A g膜。通过对不同结构的P I/A g膜的反光特性和导电特性的对比研究认为,链段柔顺性相对较好的聚酰亚胺结构有利于银粒子向薄膜表面迁出。  相似文献   
10.
对苯氧基取代程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O-P交联体系可以使材料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实验表明,当取代度为85%左右时,材料具备良好的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良好的耐烧蚀性能(36.7%残碳比例)。该研究还克服了传统上未完全取代聚磷腈材料无法使用这一技术偏见。研究表明,取代度较高的苯氧聚磷腈溶液是稳定性的,并且可以浇注成需要的形状。使该类材料获得了使用价值,而且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与环境中的水反应交联使材料获得日渐优异的力学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