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乙烯装置的现状,根据调研我国大型乙烯“三机”的情况,重点分析了乙烯“三机”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成都市红牌楼立交桥整体顶升施工技术实践,对交替式顶升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阐明了整体顶升技术、顶升施工过程中钢支撑托架系统、限位系统及正式顶升关键工序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施工技术要点,最终顺利安全实现了桥梁整体顶升施工。工程实践说明:采用交替式顶升方案,能消除顶升时因千斤顶失效而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顶升过程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宿淮铁路京杭运河特大桥最大跨为132m的连续梁-拱组合桥,钢管拱拼装跨度大,难度高,拱肋线形控制难度大。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立柱式拱架法浮吊+汽车式起重机吊装方式进行钢管拱肋安装。同时对拱肋拼装各个阶段线形测量控制及要点进行详细阐述。钢管拱的施工顺利完成,并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模拟空旷场地中雪颗粒从开始运动至整个流域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分析了雪颗粒的运动特性,结合文献中的击溅函数,追踪每个跃移雪颗粒的运动状态,同时考虑了跃移雪颗粒对风场的修正作用。考察了在风雪流发展过程中跃移雪颗粒的数目、质量传输率和摩擦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流域达到平衡状态后跃移雪颗粒质量通量沿高度的分布。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测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两者吻合 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地铁振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建立隧道—土层—地面建筑物系统的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地铁隧道与地面建筑物的水平距离、隧道埋深以及建筑物桩基不同深度对振动传递的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隧道埋深和增大隧道与建筑物水平距离都能减小建筑物振动,建筑物桩基使地铁振动能量传递损失减小,不利于建筑物减振;三维有限元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对于工程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长卿 《化工质量》2013,(12):61-63
近些年,随着石油石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加上能源获取得方式多元化,例如煤化工、油气采集和输送、液化天然气储存和输送(LNG)等,对阀门的需求更加高端化,例如LNG阀门主要工作工况在-196度,要求阀门采用低温材料,很多厂商对低温材料加大研发力度,但国际上能攻克该材质的厂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围外厂商;再例如,煤化工等行业介质常有腐蚀性颗粒,对密封结构要求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GH-1轨道交通新型减振扣件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轨道行车稳定性试验,测试列车通过不同轨道减振扣件区时转向架及车厢的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与现行国际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进行对比,并比较分析列车在不同扣件区的振动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列车通过GH-1新型轨道减振扣件区时,列车安全性和平稳性能够满足标准规定的限值,且车体的横向和垂向振动响应以及转向架的横向振动响应相对于列车通过国内常用的DT系列某型号扣件区时更小,列车稳定性更好。该结果对GH-1轨道交通新型减振扣件的使用安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地铁引起的站台邻近建筑楼层振动进行预测,提出并验证半经验半数值的振动预测方法,即运用实测经验法确定振源强度,有限元法分析建筑结构振动传递函数,将源强与传递函数相结合对建筑结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利用半经验半数值的振动预测方法,对某地铁站台及其邻近建筑进行环境振动预测分析,得到地铁运行引起站台邻近建筑室内振动加速度级随楼层变化规律及其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半经验半数值的振动预测方法可行;地铁引起的站台邻近建筑内,随着楼层升高,低频振动受结构固有频率影响逐步放大,高频振动受阻尼影响能量衰减逐步减小,总振级随楼层增高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该结果对地铁运行引起的站台邻近建筑室内环境振动预测及隔振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石墨电极加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普通车床上加工石墨电极锥度内螺纹方法以及为此设计的专用机构,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的高精度安装定位可提升斜拉桥的正常使用寿命。结合四川省涪江五桥主塔索导管安装定位及测量精度控制实践,对TC1201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的放样精度进行估算,并对其定位点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能够满足斜拉桥索导管定位测量精度要求。该方法可提高定位效率,降低观测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