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天山深处的那位提雪峰下,有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这片森林以其宏伟磅礴和深邃神秘,令人难忘和向往。它就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库尔德宁的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这里,万顷森林依山傍水,宛如高原上的绿色海洋,浩瀚无涯,莽莽苍苍。沿林区幽静的道路,或步行,或骑马,蜿蜒而上,顿觉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之中。山岭高耸俊秀,林木举世罕见。一棵棵数十米高几个人合围的雪岭云杉巍然耸立,直指云霄。地面上树根  相似文献   
2.
八月的一天,我带着饱览吐鲁番古城风韵的欣慰,离开了市区,沿盘山大道前往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葡萄沟。凭窗眺望,只见一道蜿蜒河水从山涧湍流而下,仿佛就象一条白色的飘带,镶嵌在对峙的两山之间。河道两旁,草木芳菲,绿意奔放。从  相似文献   
3.
与交流电场不同,在直流电场下,除介质中的空间电荷效应增强之外,电场强度在串联介质中的分配主要由体积电阻率的比值决定.电力电容器常用的液体介质、固体介质由于其相对电容率和体积电阻率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给它们复合后在直流电场和交流50 Hz电场的使用上不可避免地带来影响.通过对电容器用液体介质、固体介质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复合介...  相似文献   
4.
某低品位铀矿石的浸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搅拌浸出和柱浸2种方式对江西某矿低品位铀矿石进行浸出性能的试验验研究。搅拌浸出结果表明,该矿石属易浸出矿石,在硫酸质量浓度为10g/L、搅拌浸出12h时,铀的浸出率高于85%,且加氧化剂对浸出改善较小。柱浸试验结果表明,-5mm为堆浸工艺的最佳筑堆粒度,此时,铀的浸出率为85.7%,酸耗为4.6%(与矿石质量比),且矿堆透水性能良好,为33L/(m2.h)。试验获得的浸出参数,可作为堆浸工业性试验设计和生产中调整浸出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份好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坚持创设与生成并重.首先,要求熟悉课本知识,清楚把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容器噪声测试中电流注入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压直流换流站内的电力电容器在实际工况下具有很强的工频成分和丰富的谐频成分.为了模拟实际工况,在研究现有电流注入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针对电容器单元噪声试验的桥式全工况电流注入电路.电路的两个桥端用于注入工频电流,并且采用并联谐振补偿电感减小工频电源电流;在电路的另两个桥端用于注入谐波电流,谐波电流电源由谐频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可以实现同时施加48次以下任意谐波的组合,以模拟实际工况的各种应用场合.试验表明,在50 ~2 500 Hz频率范围内实现了工频与12个谐波电流同时注入电容器单元的试验工作,试验结果完全符合模拟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电容器单元的可听噪声要求.  相似文献   
7.
滤波电容器是直流换流站中主要噪声源之一,从复杂的换流站相干声场中分离识别出滤波电容器正常工作时噪声的量值及其频率成分,对于电容器单元噪声测试的模拟加载和换流站滤波场噪声预测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采用声—振相干分离法可以排除其他噪声源对电容器噪声成分的干扰,从而分离出电容器的现场工作噪声;测试和分离的结果显示,某换流站现电容器的噪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距电容器单元套管侧面1 m处的噪声声压级约为55.6 dB(A);电容器的工作噪声主要分布在100 Hz到2 400 Hz频率范围内,且都是以100 Hz为基频的高次谐波成分,在600 Hz左右的高次谐波噪声成份较大。研究还发现,当多个频率的电流同时注入电容器时,电容器辐射噪声会突然增大,即呈现出"多频噪声跳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花岗岩、白砂岩和大理岩的单轴压缩、恒幅和变幅循环荷载疲劳试验,建立了一种测定岩石疲劳寿命双因素实验模型.试验表明,变幅应力是影响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变幅应力的基础疲劳寿命比恒幅应力的降低16.9%-18%,临界应力比降低23.0%-28.23%.尽管岩石的试验数据离散性很大,但本实验模型对于测定岩石全应力曲线非稳态区内的疲劳寿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它更准确,更符合实际;因此该模型对岩石基础工程的设计和现场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期荷载作用下白砂岩的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分别采用固定下限应力改变上限应力和固定上限应力改变下限应力的试验方法,进行不同加载条件下白砂岩的疲劳试验,研究周期荷载作用下白砂岩疲劳破坏过程中的疲劳特性、轴向应变的累积规律和轴向不可逆变形的发展规律和应变速率与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周期荷载作用下白砂岩的破坏过程宏观上是轴向不可逆变形的逐步发展累积,直到其破坏的过程,且其轴向不可逆变形发展过程表现出不依赖于应力比的三阶段发展规律;且疲劳破坏过程受静态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控制,周期荷载的上限应力和振幅是影响白砂岩疲劳破坏过程和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在积极调整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国外产业政策的新变化,必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分析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对已经实施的产业政策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为促进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