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为了实时、原位和非接触测量工业生产过程中封闭管道系统内透明、半透明液体折射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玻璃管壁光学特性的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涂覆在玻璃管壁外表面上的透射散射层,将入射激光束转换为进入玻璃管壁的大角度分布的透射散射光;透射散射光到达玻璃管壁与液体的界面上后,符合全反射条件的散射光反射到透射散射层上,自动形成与玻璃管内液体折射率值相关的椭圆形暗斑图像。根据椭圆形暗斑长轴长度与液体折射率之间的解析关系,即可实现玻璃管内液体折射率的原位、非接触测量。对几种常见的透明、半透明液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与目前商用数字阿贝折射仪相当(±2×10-4 RIU)。该测量方法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抗干扰且光源稳定等优点,而且在处理与液体折射率相关的光学图像时无需调试,光照即显,有望用于封闭管道在非常温、非常压状态下液体折射率的实时、自动和非接触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
3.
以粉碎的废弃水稻秸秆为原材料,用氢氧化钠和双氧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将乙酸酐作为表面改性剂,4-二甲基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对经预处理后的水稻秸秆进行乙酰化改性,从而制备高效吸油材料。由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2.5 h、催化剂浓度为3vol%的体系下,成功制备出了油水选择吸附性高的吸附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前后的秸秆材料进行表征,探究其表面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钠基膨润土,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为致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插层聚合法和接枝共聚致孔法制备了温敏多孔纳米复合水凝胶。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失水率性能和对污染水体中Cr(Ⅵ)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水凝胶具备温度响应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凝胶的失水率可达43. 03%。复合水凝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对Cr(Ⅵ)去除率越高。水凝胶投加量为5. 5 g时,最好吸附量可达81. 3%。  相似文献   
5.
6.
埃及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国,国土面积100.2万km2,沙漠面积达90%以上.全国分5个区,即西部利比亚沙漠区、东部沙漠区、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区、苏伊土地峡区、西奈半岛区.现已利用土地52.5万hm2,其中农田面积为32.8万hm2,人均占有农田面积0.05hm2.总人口6300多万,农业人口占56%,全国95%的人口都集中在占国土面积5%的尼罗河两岸、苏伊士地峡区和沙漠中的少数绿洲上.埃及全境干燥少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雨水稍多,多集中在冬季,由北往南降雨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7.
8.
王毓  任俊鹏  赵君  周进康  李小平 《材料导报》2021,35(10):10205-10210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和新型温敏大分子单体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半互穿网络聚合技术制备了壳聚糖半互穿热膨胀水凝胶,并通过原位化学共沉淀法向水凝胶中引入Fe3 O4纳米粒子,得到了磁性壳聚糖半互穿热膨胀水凝胶(Semi-INP/Fe3 O4).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仪、热重分析(TG)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Semi-INP/Fe3 O4的热溶胀性能及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Semi-INP/Fe3 O4用量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工作成功制备了Semi-INP/Fe3 O4,且该水凝胶具有明显的热溶胀性能;Semi-INP/Fe3 O4对Cr(Ⅵ)的去除率分别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温度的升高及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70℃,pH=3时,10 g/L Semi-INP3/Fe3 O4对10 mg/L Cr(Ⅵ)的去除率可达98.03%.  相似文献   
9.
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但是传统絮凝剂所含金属离子浓度较高,对设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用氢氧化铝溶胶与丙烯酰胺和淀粉发生聚合反应,制备一种绿色、无毒、高效、价廉的新型絮凝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絮凝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运用原子分光光度计对絮凝剂吸附后的废水进行Cu2+、Zn2+的含量测定,研究絮凝剂加入量、pH...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