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波加热制备低水硼酸锌(ZB2335)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缩短普通工艺条件下制备硼酸锌的反应时间,本文引入了一种微波辐射加热的新方法.通过与电加热方法的比较实验表明,微波加热20分钟就可得粒度1~6μm分散性好单一相的2ZnO·3B2O3·3.5H2O(2335型)低水硼酸锌粉体,而在电加热和引入晶种条件下,反应8小时以上才得到低水硼酸锌.微波加热存在独特的非热效应,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可极大地提高化学反应速度.采用XRD、SEM、TG-DTA对实验样品进行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
介绍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技术在霍煤集团热电二分厂的应用,项目通过回收电厂低温冷却水余热,并结合原汽/水换热系统为附近家属区集中供热。通过理论计算、工程实施和实际供热效果的验证,表明该系统在热电二分厂的应用获得了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旋转填充床除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新型传质分离设备——旋转填充床研究其对发电厂燃煤飞灰的除尘性能。作为一种湿式除尘器,在气量200m^3/h,液量0.5~2.0m^3/h,转速900~l500r/min的条件下,旋转填充床显示出良好的颗粒捕集性能,总效率达99%以上,切割粒径范围在0.02~0.3μm,设备的气体压降较低。讨论了旋转填充床的除尘性能和压降行为,并解释了一些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钛酸钡悬浮体的Zeta电位和团粒尺寸分布,确定了纳米BaTiO3在水中稳定分散的基本条件,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悬浮体并研究了其流变学特性. 该纳米BaTiO3在水中的等电点约为pH 2.8,加入分散剂PAA-NH4后,颗粒零电点向更低pH值移动;当分散剂用量为干粉量的1.2%(w)时,悬浮体中平均团粒尺寸最小,分散效果最佳. FT-IR分析证明颗粒表面上PAA-NH4的吸附为物理化学吸附. 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45%的纳米BaTiO3悬浮体,其流变特性表现为剪切变薄行为,流延成型的BaTiO3陶瓷生坯片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55.4%).  相似文献   
5.
将新型套管式微反应器应用于苯酚溶液的臭氧氧化处理体系,考察了套管式微反应器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套管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和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液比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苯酚去除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的苯酚溶液在pH为11,气液比为13,套管内管孔径为10μm,内外管环隙为250μm,温度为25℃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旋转填料床(rotating packed bed, RPB)为核心装备的超重力技术是典型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之一,由于具有体积小、传质及分离效率高的优点,已被成功应用于海洋平台的化工过程中。介绍了超重力技术的核心装备结构及原理,回顾了针对超重力技术的各项基础实验研究、数学模型化和CFD模拟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为超重力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最后介绍了近年来超重力技术在海洋平台油气生产中天然气脱水、脱硫及注入水脱氧过程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比的铁掺杂二氧化钛反向蛋白石结构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对掺杂前后的样品进行比较,并采用罗丹明-B作为降解底物,对掺杂后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掺杂后,样品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光响应区域扩展至550 nm,且样品中表面羟基氧的含量最高可提高到40%.铁掺杂样品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未掺杂的样品,其中掺杂比为10%的样品光催化降解活性最高,经可见光照射4 h后,其降解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