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国产600MW核电机组在停堆检修过程中,发现位于汽轮机高压缸主蒸汽入口主调门油动饥活塞杆已经断裂.通过分析活塞杆的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等,并结合活塞杆制造的资料等信息,分析了造成活塞杆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在400~600℃、25 MPa 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用 X 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分析了氧化膜微观组织,对 P92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600和500℃的腐蚀增重分别为400℃的5.32倍和1.59倍;400和500℃超临界水中腐蚀动力学遵循立方规律,600℃时近似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外层氧化膜为柱状 Fe3 O4相,内层氧化膜为 Fe3 O4和 FeCr2 O4相.  相似文献   
3.
应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7075铝合金进行了热变形连接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接头界面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接头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连接温度为460 ℃,保温时间为24 h时,对界面进行EDS分析,界面处已经没有氧化物的偏聚,此时的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达到444 MPa,屈服强度为265 MPa。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质子辐照前后的奥氏体不锈钢AL-6XN在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未辐照的样品在高温高压水中生成了完整的氧化膜,样品增重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越高腐蚀增重越显著。经过质子辐照后的材料在290℃/10 MPa水中氧化膜发生了严重的溶解,浸泡后样品出现了失重,在550℃/25 MPa超临界水中外层氧化膜发生了剥落,且浸泡时间越长氧化膜剥落越严重。质子辐照不影响氧化膜的元素组成和相结构,同时建议了质子辐照后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水中氧化膜剥落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恒电位极化、Mott-Schottky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Inconel 718合金(SLM Inconel 718)在0.1 mol/L 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与商用轧制Inconel 718合金(R Inconel 718)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LM Inconel 718合金与R Inconel 718合金均发生点蚀,SLM Inconel 718合金的点蚀优先发生在熔池边界和孔隙部位。相比R Inconel 718合金,SLM Inconel 718合金的活性更低、腐蚀速率更小、耐蚀性能更优,其主要原因在于:SLM Inconel 718合金表面生成的钝化膜中多孔NiO的含量更低,致密Cr2O3的含量更高,钝化膜更加致密,并且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更低,因此,SLM Inconel 718合金的钝化膜保护性能更好,耐蚀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6.
    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一套高速喷射式冲刷腐蚀实验装置.该装置配有灵活的喷射距离和攻角调节系统,最高喷射流速可达50 m/s.采用凸轮泵解决了介质输送过程中的脉动和固相颗粒的输送难题,采用储液槽底部回流喷射较好地解决了固体颗粒的悬浮问题,通过加热和冷却系统可实现温度的控制,并实现了电化学参数的实时测量.利用该装置进行的失重和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测量结果重复性、稳定性较好,该装置可适用于苛刻条件下的冲刷腐蚀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增重法对奥氏体不锈钢AL-6XN在500℃/25MPa超临界水(SCW)中的腐蚀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利用SEM和XRD对表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6XN在SCW中的腐蚀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局部表面发生了点蚀;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致密的Cr2O3和FeCr2O4混合物,外层为较疏松的Fe3O4且分布着氧化物颗粒。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植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植入医疗器械的重要材料,医用钛及钛合金已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等临床医学领域。然而,钛元素活泼的化学特点使得医用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极易形成一层惰性的钝化膜,虽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但是其表面不具有生物活性,从而影响了植入器械与软硬组织的结合。此外,医用钛及钛合金作为关节器械,其在体液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性能不佳,磨损情况下的腐蚀也不理想,因此亟需有效的改性技术来改善医用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性能。基于此,本文针对近期开展的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综述了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离子注入、激光熔覆、溶胶-凝胶合成等表面改性手段在改善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对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平  乔岩欣  王荣山 《腐蚀与防护》2012,(12):1045-1050
硫含量、应变速率、温度、水中溶解氧含量等环境因素对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材料在高温高压水中环境疲劳寿命有重要影响。分析了将环境因素引入疲劳设计曲线的几个主要模型:统计模型、修正因子模型和国内新提出的模型(Wu模型)。分别采用这三个模型对国产RPV材料环境疲劳设计曲线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ASME规范中的疲劳设计曲线进行了对比。在应变幅值低于0.15%时,ASME曲线更保守,而应变幅高于0.15%时,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钢筋腐蚀监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成熟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电化学传感器在钢筋混凝土中推广应用,更准确的反映实际混凝土结构钢筋的腐蚀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