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7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市场为导向 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对各类职业技术人员在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如何应对高职教育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提升并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已经成为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2.
孙卫平 《考试周刊》2011,(89):207-207
传统的电工基础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的实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影响学生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电工基础教学需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际的联系,实施电工基础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精美插图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是激发兴趣的动力,是沟通学生与课文的桥梁,是引发想象的催化剂。教师应利用课文插图,正确把握图文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定、实施高职院校章程在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高职院校章程是设立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章程是指导高职院校办学的"宪法";高职院校章程是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重要载体.制定高职院校章程必须遵守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同时要确保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而要制定高职院校章程,必须调动各级政府(主要是地市级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汲取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历经10年探索实践,选择10大专业试点,以重庆微电园、软件园、车城工业园、现代农业园等15个产值上千亿特色园区为平台,联合百家企业共建,承担9项重大课题,围绕服务城乡统筹办学定位,走工学结合路,系统构建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交替为手段、职场鉴定为保障的“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6.
公共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为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高职院校制度中学校章程虚空、政府管理错位、社会参与失效等问题已经突显,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在新的背景下,加强对高职院校发展基本理论的研究,建立高职院校章程、夯实高职院校制度根基、优化院校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营造有助于自主决策的外部环境,能有效推动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和依法办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技校各学科的教材内容都是以科学性和逻辑性为主,很少考虑兴趣和引起注意的问题。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有必要在不影响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表述向学生传授知识。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技校课堂教学中注重通俗性的益处。  相似文献   
8.
孙卫平 《知识窗》2013,(24):59-59
汉字是中国的国粹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写好汉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其实,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所以要想让学生愿写、乐写、写好,教师就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相似文献   
9.
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纪律是为了保证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手段。一旦教室里发生了无纪律现象,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无纪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公害。有些教师上课不善于抓纪律,认为在课堂上教学是第一位的,把纪律问题放到课后去处理,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在上课时如发现有学生不注意听,或者说话,都要进行制止,要求课堂纪律所费的时间,并不影响传授知识的时间,而恰恰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针对当前技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要达到传授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高职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学结合、多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