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新视野     
赤壁之战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历代文人雅士常借赤擘为题,托物咏志,发思古之幽情,不乏名篇传世。但它的地理位置究竟在哪里,却又不甚了然。“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几杜牧在《赤壁》绝句中,就曾把黄冈城之赤鼻矶误为古战场。后世文人便以讹传讹,如北宋苏轼即在今黄冈县作了《念奴矫·赤壁怀古》一词,语甚暧昧地沿用前说。那么,“三国周郎赤壁”到底在何处呢?目前主要有两种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某"朝廷命官"手持"尚方宝剑"的镜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尚方宝剑"存在吗?这个问题要从我国的秦汉时期说起。"尚方"也作上方,是我国古代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秦已有之,汉负盛名。由于"尚方"制造  相似文献   
3.
女作家萧红以一部荡气回肠的《生死场》而驰名中国现代文坛。鲁迅先生曾著文说,萧红“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生死场》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其评价之高颇为鲜见。  相似文献   
4.
黎烈文又名六曾,笔名李维克、达五、达六等,湖南湘潭人,生于1904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编辑、作家和翻译家。黎烈文一生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于20世纪30年代出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后,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把“自由谈”办成了当时国内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文艺副刊,他的功绩在我国新文学史上已成为定论。  相似文献   
5.
6.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道,鲁滨逊打算到失事的船上寻找些食物,于是,"我决定只要可能,就登上船去.天闷热得使人难受,我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水中".当赤裸着的鲁滨逊爬上船时,"我发现船上的供应品完好无损.我走进面包房,把饼干塞满了我的上衣口袋……"  相似文献   
7.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有效协同工作是加强研究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创新举措;同时,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双一流"建设使命的模式探索.从研究生班级基层管理的现状分析着手,探索研究生"党团班协同工作组"的工作模式,从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具体情况出发,就其工作模式、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相传,尚方宝剑是由皇帝赐给自己亲信的、大臣的,不仅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地位的象征。而且在我国旧戏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传统故事:皇帝昏庸当道,忠奸剧斗,眼看忠臣要遭奸佞毒害时,奇迹出现了:一柄尚方宝剑赫然出匣,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昏君气沮,奸臣授首,尚方宝剑焕发出了神奇的光彩,成了平民百姓对正义和忠良的寄托与期待。其实,我国古典小说和戏曲中经常出现的尚方宝剑,是有根据的,并非人们的凭空杜撰。  相似文献   
9.
枯燥无味的数字,一经文人墨客的巧妙运用,诗文就会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一字连用意境幽远“一”是再简单不过的数字了,一般而言,在短短一首诗中若连续出现10个“一”,肯定会令人生厌。可是在清人陈沆的一首诗里,却另有一番景象:“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显然,全诗勾画了一幅意境幽远宁静的垂钓图。数字作诗妙趣无穷元代诗人徐再思的一首短诗,20个字中有10个数字,占据了一半空间:“一望二三里,烟火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读来既琅琅上口,又给人以一种优美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感受。而“扬…  相似文献   
10.
1930年夏秋之交,茅盾因神经衰弱、胃病、目疾等同时发作,足有半年多时间不能读书写作,就在那时,他有了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想法。于是他利用这个机会,访亲问友,广泛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做了大量的前期创作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