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8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自然科学   1940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905篇
  2011年   990篇
  2010年   981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219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1027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449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上组合地层重要储集岩类型,其形成时间和成因对于该类型储层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苏里格东区丰富的取芯资料,根据岩芯、薄片等观察手段,结合常规物性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含“膏模”孔型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膏模”孔主要发育于泥粉晶白云岩中,位于向上变浅序列中部,常可见未充填—半充填型与全充填型两类。储层特征方面,该类储集岩主要发育“膏模”孔充填残余孔、渗流粉砂间微孔和基岩晶间溶蚀微孔3类储集空间,物性测试显示储集性能优越,平均孔隙度可达5.34%,平均渗透率为1.02 mD。纵向沉积序列显示“膏模”孔发育受沉积旋回控制,旋回中部“膏模”孔内存在溶蚀,内为云质渗流粉砂充填,旋回顶部具有暴露特征,且可见下一次海侵泥质灌入岩溶系统内,各类特征均指示“膏模”孔形成与准同生期岩溶相关,即“膏模”孔形成于准同生期,而非传统认识的表生阶段。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更好地评价应力吸收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提出采用Overlay Test(OT)试验测定SBS、WTR和WTR/APAO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常规条件、浸水和长期老化后的抗反射裂缝性能.研究发现,试验周期数、荷载损失率和总断裂能能够很好地表征应力吸收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第一周期最大荷载和临界断裂能是评价初期开裂的指标.试验发现3种应力吸收层在常规条件下均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性能,但是水损坏对WTR/APAO的抗裂性能影响较大,长期老化后WTR和WTR/APAO的抗反射裂缝性能大大降低.3种应力吸收层的OT试验最大荷载-周期数曲线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The record of paleo-environment in clayey aquitard pore water is much more effective relative to aquifer groundwater owing to the low permeability of clayey aquitard. Oxygen-18 (18O), deuterium (D), an...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高温作用后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的阈值温度的确定方法。基于Python语言,利用K-Means、SVM算法,实现了对样本数据的分类和聚类,确定了阈值温度区间,验证了二分类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砂岩样本的阈值温度区间为400~600 ℃,阈值温度上下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为阈值温度区间以下的岩样物理力学性质较为分散,而阈值温度区间以上的岩样物理力学性质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考虑温度载荷、机械载荷、硬质涂层膨胀锥硬度、套管硬度对膨胀锥与套管之间屈服挤毁压强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分形理论和接触力学推导出膨胀锥与套管之间屈服挤毁压强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表明: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随最终温度、分形粗糙度、线膨胀系数、硬质涂层膨胀锥布氏硬度、中间主应力系数、套管壁厚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形维数从1增大时,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形维数增大到接近于2时,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拉压强度比的增大,膨胀锥与套管之间的屈服挤毁压强减小.屈服挤毁压强的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8.9253%~-0.9901%.  相似文献   
7.
In this paper,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ree basic theories of Extenics,incluing basic-element theory,extension set theory and extension logic theory ,has been introduced.And the new theoretical frame of Extenics has also been set forth.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基因研究的概念界定入手,揭示了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含PM-映射的变分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自反Banach空间中,利用锐角原理讨论了含PM-映射的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实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