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3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赵菲 《科学之友》2009,(12):27-28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等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本文以工作经验为基础,对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特点;常用的基本假定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萝卜+水果 两者同食,经代谢后体内会很快产生大量硫氢酸,可抑制甲状腺素的形成,并阻碍甲状腺对碘的摄取,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牛奶+果珍 牛奶中蛋白质丰富,80%以上为酪蛋白。酪蛋白在pH值为4.6以下的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凝集、沉淀,不利于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故冲调牛奶时不宜加入果珍及果汁等酸性饮料。  海味+水果 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鞣质的水果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易使海味中蛋白质与鞣质结合,这种物质可刺激粘膜,形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使人出现腹…  相似文献   
4.
获得了二阶复矩阵代数M2(C)上保谱半径的当且仅当φ是同构、反同构、共轭同构或共轭反同构之一,从而补充完善了已知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轨直形穿梭车RGV(Rail Guided Vehicle)的动态调度策略,以单位周期8 h内加工数目最多为目标,分别对一道、两道工序及故障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最短路径TSP(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遗传算法对正常工作情况下一道、两道工序加工系统建立调度方案,同时利用概率函数法在故障情况下建立可修排队系统,最后利用MATLAB进行故障仿真,得到3组参数在不同故障率的系统作业效率,从而为RGV动态调度提供了最优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加工循环序列。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 分别用氯化钠(NaCl)和醋酸钙镁(CMA)两种常见的融雪剂液浸泡和淋溶土壤, 并用Tessier连续萃取法测定土壤中Zn和Cu两种重金属各结合态质量比的变化, 考察两种融雪剂对土壤中典型重金属结合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Cl融雪剂比CMA融雪剂对土壤重金属影响更明显, 且NaCl的浓度越高差别越大; 土壤中的Zn和Cu在融雪剂浸泡作用下都倾向于转化为可交换态, 可交换态Zn最多增加115%; 融雪剂淋溶作用对Zn结合态影响较大, 其可交换态、 碳酸盐结合态Zn比蒸馏水淋溶分别降低了30%,20%; 对Cu结合态影响较小; 两种金属的有机/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受融雪剂浸泡和淋溶的影响均很小; CMA比NaCl融雪剂对环境更友好.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加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加密让信息变得安全,文章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研究希望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降低网络传播中的风险。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首先在介绍密码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然后论述和分析了非对称加密的特性和不足,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非对称加密技术在少量数据加密和混合加密体系的应用,证明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瞬态极化新体制雷达,通过单脉冲获得瞬时极化散射矩阵来提取目标特征信息,提高了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探测、抗干扰和反隐身等方面能力。基于该雷达工作原理,提出“同时正交双极化”的射频前端设计方案,完成了国内首部瞬态极化雷达试验系统射频前端的研发。采用正交双通道和幅相一致性技术保证了雷达实现瞬态极化的功能,采用滤波技术保证了射频系统的频谱纯度;采用低噪声放大技术有效降低了接收机噪声系数;采用直接频率综合技术提高了射频系统频率稳定度和相参性能;结构集成一体化设计保证了射频收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便携性。射频前端测试结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并支持试验系统初步解决了目标极化散射特征提取与识别领域的基础性和共性难题。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公交停靠站运行效率缺少评价方法的问题,以时空轨迹图描述公交车辆在停靠站的到达、服务及驶离过程,在考虑上游交通信号配时影响的情况下,建立公交车辆延误与到达率、服务时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9.98%,能够准确反映公交停靠站的运行机理,对于评价公交停靠站的服务水平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