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根据研发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特点,提出研发网络的生成模型。从界定风险负荷、确定风险容量、建立风险局域触发规则3个方面构建研发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增加成员企业的风险容量和修复已失效企业两方面提出针对风险传播的控制方法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只有当抗风险能力参数θ值超过关键抗风险阈值θ*时,风险传播才能得到彻底预防与控制。容量大修复策略对控制风险传播的效率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度大修复和随机修复策略。控制方法对控制风险传播的效率与成员企业风险容量分布的平均程度正相关,与风险触发条件概率负相关,且受容量大攻击的影响最大,接下来依次是度大攻击和随机攻击。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研发网络企业间同时存在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风险恢复因子,从节点企业风险负荷的定义、阈值的确定,失效后如何影响邻居节点企业三个方面构建了RD网络的风险传播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竞合的RD网络中,关系风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传播,三类关系风险中,机会主义风险最易发生影响范围更广泛;竞争企业占RD网络规模的比例越大,竞争程度越激烈,关系风险的传播速度越快和影响范围越大;关系风险传播过程中,合作程度与竞争程度对风险传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且合作程度比竞争程度对风险传播的影响更大;研发网络存在最佳的风险恢复水平,使得风险不再发生相继传播.该研究成果对于RD网络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将研究所面临的风险划分为外部风险、合作风险和个体风险。根据不同风险的影响因子,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所应该提高技术实力,选择声誉良好的合作方,通过制定目标、定期交流等方式规避合作中产生的冲突和误会,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风险矩阵和风险来源两个维度识别出R&D网络的不同风险类型. 从节点风险负荷、风险阈值和失效节点如何影响邻居节点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R&D网络风险相继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发现风险相继传播过程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R&D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与各节点企业风险阈值分布的平均程度正相关,而与网络平均度无关,外源性风险比内源性风险对网络的破坏力更大,度大袭击与随机袭击比度小袭击更易于导致网络崩溃. 该研究成果对提高R&D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保持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