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机-矿质复合材料控释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15N示踪的方法,在盆栽水稻上测试了3种新研制的控释尿素(控1、控2、控3)的应用效果。施用3种控释尿素的处理与施普通尿素相比,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3 64、19 92和10 53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加了34 59、18 56和8 66个百分点,控2处理的效果最好。图3,表2,参6。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草甸土玉米配合施用磷锌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揭示了东北北部碳酸盐草甸土磷、锌化学特征与玉米生长发育关系及磷、锌肥施用技术。在碳酸盐草甸土上,施磷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土壤锌的有效性,使有效锌减少了22.7%—45.5%;施锌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锌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土壤磷的有效性,使有效磷减少了11.3%—17.9%。施磷可以明显提高玉米植株磷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玉米植株对土壤锌的吸收,植株锌含量减少了74.1%—92.4%;施锌可以明显提高玉米植株锌的含量和产量,产量可以提高19.68%,但同时抑制了玉米植株对土壤磷的吸收,使植株磷含量减少了26.0%—33.1%。适宜的磷、锌配施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增产的幅度为9.32%—31.53%,磷、锌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体内都有拮抗作用。表9,参7。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东北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具有代表性的4个白浆土区取12个土样,采用JFHaseman等人的方法研究了无机磷的吸附。结果表明,在不同平衡液中白浆土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吸附等温的公式拟和良好;应用Cooke方法和经验(P=Rt B)公式描述了白浆土磷素释放特征,证明了磷素释放速率与速效磷含量、有机质含量、生物百分比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 992 、0 935 、0 999。图3,表3,参7。  相似文献   
4.
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多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也能明显地降低土壤密度;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下降;化肥 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当化肥 有机肥较大施用量时,才可以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图3,表2,参3。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农田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89—200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作促进土壤酸化,不同作物对土壤酸化的能力不同,玉米〉大豆〉小麦;降雨量影响土壤pH值,降雨促进土壤pH值升高,干旱降低pH值,wj〉w3〉w2〉W1;施肥种类同样也影响土壤pH值,长期不施肥料(CK),土壤pH值基本保持稳定,而施用大量化肥(NPK)土壤酸化强度很大,而配施有机肥(NPK+OM)或与秸秆还田相结合(NPK+SR),可以缓解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因此,通过调控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稳定土壤pH值,保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图2,表2,参12。  相似文献   
6.
叶龄模式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叶龄模式技术、盆栽培养方法,对水稻的两个氮水平进行施肥期和施肥量调控,研究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数和根系氧化力变化的影响,从而调整颖花根活量,以及与叶片含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颖花数增加,尤其是增加颖花分化期的氮肥用量,可明显提高总颖花数。粒肥比例高,有利于提高根系氧化力。不同生育期,根系氧化力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12*和0.0640。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育后期施氮量提高颖花根活量、降低空秕率,促进水稻高产。颖花根活量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4**和r=0.5025。图3,表4,参12。  相似文献   
7.
大豆结瘤固氮对磷素的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利用水培技术,研究了磷对大豆生长、根生物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在生长初期表现出缺氮症状,随着磷浓度的增加,根瘤数、根瘤干重、氮和磷累积量均显著增加.在移栽后0d~14d,磷对大豆根瘤的生长影响不大,而在21d后,磷对根瘤生长的影响逐渐增大,移栽后35d,高磷处理比低磷增长了138%.植株不同部位磷含量大小顺序是:根瘤>根>地上部分.图5,表1,参6.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加入WTO后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即建立稳定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高速作物品种结构;优化作物种植比例;建立粮食产业化生产集团;建立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动态调整的决策支持系统。图1,表2,参3。  相似文献   
9.
缺磷胁迫下的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条件下,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比正常供磷条件下增加,0—1.0mm直径下的根长显著高于正常供磷条件,但根长在不同根直径下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缺磷胁迫和正常供磷处理下0~1.0mm的根长比例均在90.0%左右;缺磷胁迫降低了大豆的磷吸收效率,而增加了大豆的磷利用效率;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与磷吸收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磷利用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大豆根系形态与磷的吸收利用密切相关。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市农业现代化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分4个方面选取了可容易操作的19个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预期目标值;结合大庆市的实际,对大庆市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差距进行了科学评价,并提出了发展对策。表2,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