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旨在比较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丙二醇对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围产前期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设置丙二醇组(基础饲粮+0.5%丙二醇制剂)和纤维素酶组(基础饲粮+0.1%纤维素酶制剂),测定产后第1、20、40、60和100天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产后第1天丙二醇组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产后第1、20、40和60天,丙二醇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液酮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0天显著低于纤维素酶组(P<0.05);甘油三酯等与肝脏脂肪代谢相关的血清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以丙二醇组更好。综上,饲粮添加丙二醇及纤维素酶对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以添加0.5%丙二醇制剂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2.
壮秧肥对水稻生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秧采用壮秧肥处理,不仅有明显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同时能增加作物抗病能力,还可以增加水稻单产一成左右,而且使用方便、省工、省力、节本。  相似文献   
3.
陈连民  王洪荣 《草业科学》2016,33(5):972-980
有关瘤胃酸中毒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瘤胃乳酸的累积可能对酸中毒诱导起重要作用,而高精料日粮下瘤胃乳酸累积主要取决于瘤胃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间的平衡程度。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乳酸的代谢机制,包括主要乳酸产生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主要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us ruminantium)、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并简要概述了酸中毒的调控方法,旨在为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乳酸中毒机制深入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不同产品对延胡索进行覆盖后的结果,分析了各处理在产量、产品级别、地温、经济效益和生长上的差异,说明了冬季药材延胡索在栽培时应用地膜或液膜作覆盖物以达到增温保温,促进作物生长还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添加巨大芽孢杆菌1259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壳品质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65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2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设对照组(基础饲粮)及试验组(基础日粮添加2×106 cfu/g巨大芽孢杆菌1259)。试验期4周,每天统计产蛋数,计算破蛋率;每10d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20枚鸡蛋测定蛋壳品质、元素组成和血液生化等指标。结果显示:1)巨大芽孢杆菌组破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蛋壳强度和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破蛋率随蛋鸡日龄增加显著提高(P0.05);2)巨大芽孢杆菌组蛋壳碳、氮元素相对重量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氧、镁、磷、钙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巨大芽孢杆菌组血清碳酸酐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磷差异不显著(P0.05);4)巨大芽孢杆菌显著改善了蛋壳晶体的微观结构,减少蛋壳表面裂纹。日粮添加巨大芽孢杆菌1259可以有效地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6.
旱稻是一种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演变成的水稻变种。它根系发达,耐瘠、耐旱,十分适宜在丘陵山区种植。为了筛选一批适宜在南方山区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特进行早稻不同品种(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磐安县地处浙中丘陵 ,全县有靠天易旱田4296hm2,占水田面积的57% ,缺水易旱是制约水稻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2000年磐安县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 ,引进水稻覆膜栽培技术 ,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 ,靠天易旱田增产31 % ,冷浸田增产16.3 % ,旱涝保收田增产10.6%。2001年根据磐安县实际情况 ,把覆膜种稻技术主要应用在增产最为明显的靠天易旱田类型上 ,选择磐安县深泽乡下马溪村的一条叫下马坞的山垅里进行覆膜种稻的生产示范。进行覆膜种稻生产示范的有13户农户 ,17丘水田 ,面积为0.43hm2。试验用地膜采用山…  相似文献   
8.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ystemofRiceIntensification,SRI)系20世纪80年代由HenrideLaulanie神父在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提出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 ,其主要技术要点为少株稀植短秧龄。根据袁隆平先生介绍的资料 ,我们于2002年开展相关试验 ,以探索SRI对提高水稻产量的可能性及在本地区的应用前景。一、材料与方法水稻强化栽培体系试验的种植密度设50cm×50cm(处理① )、37.5cm×37.5cm(处理② )、25cm×25cm(处理③ )三种处理 ,均为10天秧龄 ,以25cm×25cm、30天秧龄的常规栽培法为对照 ,随机排列 ,四次重复 ,试验小区面积为1.5m×7.5m=11.…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奶牛代谢蛋白(MP)的概念、代谢蛋白的需要、影响代谢蛋白的因素,以及代谢蛋白对奶牛生长发育、泌乳等生产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奶牛生产实践中代谢蛋白需要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链球菌(S.bovis)是瘤胃主要的乳酸产生菌,在饲喂高精料饲粮导致瘤胃乳酸中毒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有研究证实S.bovis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产酸主要受葡萄糖转运方式、酵解产酸途径中酶和中间代谢物调控。另外,研究也发现环境p H、增殖生长阶段及分解代谢控制蛋白(Ccp A)等对其产酸速率和模式也有显著影响。本文对近年来有关S.bovis利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代谢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为从微生物代谢角度解析瘤胃乳酸中毒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