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3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PCR方法,为猪圆环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 Bank中报道的PCV2和PCV3毒株全基因序列,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双重PCR反应的最佳条件。扩增两种病毒的片段分别为1 154 bp和649 bp。建立的PCV2/3双重PCR检测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最佳引物终浓度为1. 0pmol/μL。应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和单项PCR方法分别对73份临床猪病料进行PCV2和PCV3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符合率为100%。经初步临床应用,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对PCV2和PCV3的同时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鸭疫里默杆菌的PCR方法,试验采用GenBank中鸭疫里默杆菌42 ku主要外膜蛋白A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建立PCR方法,分别以21株来自广西各地区鸭场的鸭疫里默杆菌全菌体为模板,结果均能扩增出大小为660 bp的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鸭疫里默杆菌,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沙门菌、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一起人工养殖穿山甲疫情的致病原因,应用病毒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方法对2只前后病死穿山甲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PCR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肺组织中检测到流感病毒、副黏病毒和腺病毒核酸。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从2只病死穿山甲肺中各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细菌的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2株分离菌株均为摩氏摩根菌。小鼠的致病试验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对新霉素、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寄生于山羊小肠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特别对羔羊危害严重,羔羊不但易感,感染后常会引起腹泻、贫血、消瘦、阻碍生长发育,严重可致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对一起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样品采自桂林、玉林、南宁等地患水肿病仔猪器官组织样品。1.2培养基及参考菌株按常规方法制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生化鉴定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参考菌株:DH5α为本实验室保藏菌株。1.3试剂Taq DNA聚合  相似文献   
6.
猪布氏菌病血清学非特异性反应的探讨陈泽祥郑列丰刘棋周国基庞彬辉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目前,人畜布氏菌病的检疫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以试管凝集反应为主要方法。但该法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反应。其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辛氏菌0:9血清型(简称y.e0:9)...  相似文献   
7.
1 材料与方法 1.1 布鲁氏杆菌株S2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本所实验室保存;C73、8506是我们从猪体分离出的布氏强毒菌株.  相似文献   
8.
<正>自Tyzzer(1907)首次发现小鼠隐孢子虫(C.muris)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隐孢子虫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在人、哺乳动物、禽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多种动物中发现15个种类的隐孢子虫感染[1-3],其中可感染牛的隐孢子虫种为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小球隐孢子虫(C.parvum)、牛隐孢子虫(C.bovis)、小鼠隐孢子虫(C.muris)、犬隐孢子虫(C.ca-  相似文献   
9.
氟苯尼考是一种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在养殖业中的广泛使用已产生严重的耐药问题。文章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关于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论述了细菌对氟苯尼考产生耐药性及耐药性传播的机制,以期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氟苯尼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1 0月中旬 ,南宁市郊区某专业养殖户拿来 6只各重约 1 1千克的病死鸡到门诊部剖检 ,呈现典型的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 :心包积液 ,心包膜增厚混浊 ;肝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膜 ,易剥落。后经实验室进一步检查、用药疗效观察 ,确诊为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及症状同年 1 0月 8日 ,南宁市郊区某专业养殖户饲养的 3 0 0 0只艾维茵鸡 ,2 8日龄开始发病 ,少量鸡出现精神沉郁 ,缩颈闭眼 ,羽毛蓬乱无光泽 ,饮食减少 ,排青绿色稀便 ,肛门有污粪。开始每天死亡 3~ 6只 ,第 4天起死亡增多 ,最高每天死亡 80多只 ,累计死亡率达 9%。2 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