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子宫蓄脓是宠物临床危害性比较严重的常见疾病,多是由于体内激素代谢紊乱、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所引发,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后期导致子宫内大量蓄脓[1]。按子宫颈开放与否可分为闭锁型和开放型2种类型。闭锁型是脓汁液体在子宫内蓄积,没有脓汁液体外漏,不易被发现;开放型有脓汁液体外漏,容易被发现[2]。母犬的子宫蓄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多,宠物医生对该病的诊断率较高,很少出现漏诊。但猫子宫蓄脓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2.
为英花乳炎灵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复方中的主药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当归、黄芩进行鉴别;通过离心、高温、高湿及光照试验对药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对薄层色谱观察可见,供试品与药材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清晰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相应的斑点;药物离心后,无分层、破乳现象,外观呈棕色,色泽一致,质地均匀,其p H值在6.34左右,有效成分咖啡酸的含量不小于15μg/m L;表明英花乳炎灵药物性质稳定,薄层色谱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重现性好,该法可作为英花乳炎灵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简单快捷的杜仲液提取液绿原酸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杜仲叶提取液绿原酸含量。采用方法:(1)绘制绿原酸标准曲线:分别绘制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绿原酸标准曲线并考察每种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2)研究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关系:探索杜仲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吸光度值与对应峰面积是否存在关系。结果:(1)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方程:y=22.6442x-0.2039,r=0.9999(n=6)。绿原酸浓度在5~4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曲线方程:y=0.0653x+0.6412,r=0.9994(n=6)。绿原酸浓度在5~4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2)杜仲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吸光度值(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对应峰面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关系,关系方程为:y=228.66x-14.538,r=0.9995(n=6)。结论: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绿原酸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杜仲叶提取液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然离不开农作物,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所以提高玉米的耕种技术,增加其高产丰收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先从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的内涵谈起,进而论述其对玉米增产高效的一般原理,最后探讨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具体措施,以期通过此文对玉米的机械化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丹丹  王阿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11-111,116
针对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农民不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现状,总结了一套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以期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选题为论点,探讨影响选题的因素和选题的思维模式,从4个方面提出选题过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以期为硕士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和选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20个大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实验室鉴定的方法, 研究了20个大豆品种的芽期抗旱性。在30%的PEG6000高渗溶液培养条件下, 种子吸水速度快、萌发时间短、吸水率小、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高的品种, 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试验鉴定出丹豆6, 海94 和蒙城小黑豆等3份抗旱性种质。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滞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炭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农业和环境效益,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炭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不仅会影响它在土壤中的归趋,还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群体及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以及被吸附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通过柱实验研究了微米级生物炭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和滞留特性,主要选取了四种影响生物炭迁移的潜在因素:原材料、裂解温度、背景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实验结果显示微米级生物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微米级生物炭会滞留在饱和多孔介质的表面和孔隙间。生物炭的制备原材料对于生物炭的表面电势特性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了微米级生物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热解温度越高,生物炭的表面电势越大,迁移能力越弱。随着背景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和pH值减小,微米级生物炭颗粒在多孔介质中滞留增加,迁移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大豆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12个大豆品种进行室内干旱胁迫和盆栽干旱胁迫实验,对抗旱性进行鉴定筛选。结果表明,品种间苗期的吸水率、萌发率、发芽率、根长4项生理指标都存在差异,成株期的表现也各异,即苗期抗旱性好而成株期表现不抗旱的品种有海94,而苗期抗旱性差成株期表现抗旱的品种有赤豆、中作96-2。通过实验筛选出苗期与成株期均抗旱的品种为L65-1914。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人们的消费水平及质量也在不断地进步。就拿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蔬菜来说,备受关注的不再单单是其营养成分,蔬菜的受污染情况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针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