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是动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救护工作的疑难问题有助于深层次提高整体救护水平。对河南省各县市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河南省目前的救护机构建设情况、救护动物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便携式山核桃高空拍打采摘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我国山核桃高空采摘困难、提高采摘效率、降低采摘成本,根据山核桃果实与树枝分离力试验结果,设计了便携式山核桃仿人工高空拍打采摘装置。阐述了采摘机关键部件设计过程,并对采打机构进行了数学建模与计算,应用ADAMS对采打机构进行仿真,确定了拍打机构的机构与工作参数,为采摘机设计提供了依据。山核桃采摘试验结果表明:果实采净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果实采净率随拍打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在13.33 Hz时达到最大值,采净率为90.3%;对枝芽损伤较小,但拍打频率越大,对枝芽损伤越明显,建议拍打频率采用10~13.33 Hz,此时平均采净率达到85.1%~90.3%,且对枝芽没有破坏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仿生敲击式山核桃破壳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山核桃破壳机实用机型少,破壳率较低,果仁损伤率较高等情况,提出了一种仿生敲击(即模仿人工加工山核桃的方式)破壳方式,研制一款仿生敲击式山核桃破壳机。根据山核桃的物料特性以及破壳时所需的各项力学特性参数,建立了破壳机构设计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敲击臂的结构尺寸,优化了凸轮结构,并最终得到了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该文阐述了破壳机的总体结构与性能,建立了整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建模制造了样机。该样机通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的含水率为14.55%~16.35%,大小为直径18~22 mm(沿缝合线方向)时,破壳率为99.41%,果仁损伤率为6.25%,生产率为94.93 kg/h,满足生产要求。该研究丰富与完善了坚果类果实的破壳机理与方法,为含隔坚果类的破壳机具设计与开发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幼鸟的救护与饲养过程,探讨了救护经验与问题,以期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南方林区防火林带的规划设计(林带的结构、位置及规格),营造技术(树种的选择、配置与栽植密度)和管理方法(林带的抚育、改造及更新)。  相似文献   
6.
论南方林区防火林带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火灾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它比森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更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和毁灭性。自从大兴安岭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森林防火工作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防火装备到灭火队伍都有了较大改善,森林火灾的次数和损失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但是,我国森林防火的系统管理还较为粗放,森林自身防火免疫  相似文献   
7.
自走式前胡除草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前胡药田人工除草效率低、化学除草农药残留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小型自走式前胡除草机。为此,阐述了机具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动力传动方案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并对除草轮的运动、性能进行理论和模态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前胡行间杂草的除净率为98.5%,伤苗率低于3.5%,除草效率约为人工的5倍,其它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该机可满足前胡中耕除草的农艺要求,为宁国地区前胡的中耕除草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苹果树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将苹果栽培和盆景制作技术结合起来经过艺术加工,展示果桩的古朴多变、悬根盘曲、果大色艳,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一、繁殖苹果树主要的繁殖方法是嫁接。1.嫁接时期苹果树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树萌芽前进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后进行,秋接在夏末秋初进行。芽具有早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稻穴直播的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分析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和种子在出种口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对排种器的清种和护种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并对精播条件进行了理论计算,推算出排种盘的理论最大转速。在结合农艺对播种穴距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穴距可调机构,改变不同齿轮啮合得到不同传动比,进而实现播种的穴距可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并通过pro/E对穴距可调结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穴距可调机构传动比符合理论传动比要求,穴距可调范围合理,排种器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0.
在11年生杉木人工林连续5年进行间伐及施肥试验,效果显著。组合措施以间伐35%+施复合肥12.5kg/亩+尿素12.5kg/亩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