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取市场销售的其中7种不同牌子的蚕用营养饲料,4龄饷食后第二天起连续添食,发现:试验B的全茧量、茧层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略低于对照,其他试验区蚕的发育经过、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上车茧率、一茧丝长和干茧出丝率与对照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的蚕用营养饲料对家蚕没有增产和增丝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孤卵孵化单体跟踪方式进行饲养和继代表明:感染微粒子病的母蛾产下的卵中,并非100%发生微粒子病胚种传染,有29.59%的卵孵化出的蚁蚕不受微粒孢子感染。在受胚种感染微粒子孢子的蚁蚕中,87.77%在小蚕期(四龄饷食前)发病致死,只有12.23%能存活至大蚕期,未能发现能存活至结茧的。采用这一方式进行饲养和继代,可有效地从受微粒子孢子感染的母蛾产下的卵中分离净化出极少数未受微粒子孢子经胚种感染的个体进行安全继代。  相似文献   
3.
桂蚕14号(黄白限)(限RWO1×限RWO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配成的适合广西及亚热带蚕区饲养、可实现茧色分辨雌雄的黄白型家蚕茧色限性新品种。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及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该品种结茧率96.61%、虫蛹生命率93.84%,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高1.43%、2.75%;全茧量1.41 g,茧层率20.44%,与对照相仿;万头收茧量13.70 kg,比对照高1.49%;万头茧层量2.797 kg,比对照高2.27%;一茧丝长894 m;鲜茧出丝率16.17%,比对照高0.41%;解舒率72.9%,净度92.9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表明:单张(良卵数25 000±500粒)产茧量34.41 kg,比对照高0.30 kg;健蛹率92.94%,比对照高1.53%。202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与沙化土地的扩张更使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文章根据中国沙化现状及世界防沙治沙经验展开思考,提出中国政府防沙治沙的总体方针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行家蚕与野桑蚕的远缘杂交研究,在广西实验室条件下试养重庆地区野桑蚕,并调查了其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引进外地野桑蚕在广西气候条件下难于饲养,交配难,产卵量少、茧层率低,但龄期经过较短,以期可作为培育龄期较短家蚕品种的育种素材。  相似文献   
6.
平面丝生产过程中,投放熟蚕的疏密程度对家蚕吐平面丝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品种两广二号反交种开展试验,探求投放熟蚕密度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放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密度不超过200头/4080cm2或410.45g/cm2,吐出率较高,可达96.831%,产量较高;而超过200头/4 080cm2,呈现投放熟蚕密度越大,吐出率越低,产量低的趋势;投放熟蚕密度超过250头/4080cm2或514.59g/4080cm2,会影响平面丝揭面的光滑和美观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4批次在不同季节改善营茧环境因素的试验,研究营茧环境因素与茧丝质量的关系。发现无气流的密闭区死笼率偏高,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降低2.44%~15.09%,通风区虫蛹生命率为97.00%,比对照区略高,说明上蔟室密闭,死笼茧增加,虫蛹生命率会明显降低。蔟中环境因素对蚕茧的上车茧率和净度影响不大,高温多湿的营茧环境对一茧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解舒率的影响最大,无气流条件下的解舒率比对照区降低29.49%~54.17%。影响解舒率的主要因素是蔟中的湿度和气流,其中气流对解舒率影响更大。因此在高温多湿的季节,通过加强上蔟室的通风排湿等改善营茧环境因素的措施,可以提高蚕茧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从而提高茧丝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秦安县冬油菜主要发生的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害和蚜虫、小菜蛾、菜粉蝶、潜叶蝇、跳甲等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笔者这几年负责原蚕点的技术指导工作,对农村养蚕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养蚕户基本都是多种经营,除了养蚕外还养猪,种水稻、玉米、花生、香蕉等作物,工种比较复杂,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养蚕的一般是中老年人,年轻的基本都去做生意或打工。而养蚕尤其是养原蚕又特别需要饲养技术,需要精心饲养,细心管理,科学对待,这就给原蚕饲养提出了难题。怎样才能做好原蚕点的技术指导工作呢?下面是本人在原蚕点技术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活蛹缫丝能直接选拔茧丝质优良的个体继代,是家蚕品种改良和选育中提高丝质的有效方法。试验表明:用不同浓度的硅酸钠+0.1%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作浸茧液进行活蛹缫丝时,对家蚕的蛹体健康性和产卵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4%~0.6%硅酸钠+0.1%氢氧化钠处理区健蛹率保持在96.67%~98.33%,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产卵量比对照减少13.54%~16.44%,对家蚕蛹体影响较小,宜选作活蛹缫丝浸茧液。浓度0.7%以上的硅酸钠+0.1%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作浸茧液,对家蚕蛹体健康性及产卵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