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甘丽  史明昌  黎昭咏  郑国柱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34-11636
为了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在分析造林规划设计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造林规划设计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为造林设计人员提供造林地分析、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典型造林模式选择等功能服务,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为林业管理人员提供造林信息查询服务,便于了解某一时间段内造林数目及其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同时,对造林活动引起的森林资源的更新采用了时间切片数据库设计方法。在造林地分析中解决了非林地的造林地立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明晰腐败燕麦青贮中霉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对我国湿热地区燕麦青贮具有重要意义。从腐败的燕麦青贮中分离霉菌,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共筛选出霉菌6株(LSO1~6),LSO1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LSO2为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LSO3为毛霉属(Mucor sp.),LSO4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LSO5为Simplicillium aogashimaense,LSO6为散布韦斯特壳(Westerdykella dispersa)。(2)LSO1和LSO4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LSO3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LSO2、LSO5和LSO6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8℃,6株霉菌均在4℃生长最慢。(3)LSO1和LSO4最适生长pH值为5,LSO2、LSO6菌株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9和4,LSO3、LSO5菌株分别在pH值5~9、5~8时生长较好。(4)连续光照有利于LSO1、LSO3、LSO4和LSO6生长,不利于LSO2生长;完全...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除油用外,油菜的菜用、饲用、肥用、花用和蜜用等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整合,大大提升了油菜的种植效益[1~3]。通过研究、示范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1 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一般以收获菜籽为目的的油菜,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区,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初,初花期为3月初,终花期为4月初,收获时间为5月上中旬;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为4~5月,花期为7~8月,收获期为9月。  相似文献   
4.
以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剪叶后,分别在苗期、蕾薹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阿魏酸。研究结果表明:蕾薹期喷施效果最好,苗期喷施效果最差;随阿魏酸浓度升高,菜饲两用油菜的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先增加后降低;在所有处理组合中,蕾薹期喷施50μmol/L阿魏酸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综合结果表明,阿魏酸在菜饲两用油菜的栽培管理中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油菜多功能利用优势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国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5%以上,发展油菜生产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菜的功能不断得到开发利用,除油用外,还可用作蔬菜、饲料、绿肥、观赏和蜜源植物等。傅廷栋指出:“油菜是一、二、三产业结合得最好的作物,是与藏粮于地、农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相关的作物。”近年来,我国油菜科技工作者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了油菜的多功能利用价值。以油用为主,因地制宜地拓展饲用、肥用、菜用、花用、蜜用等功能,能够大幅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7.
我国饲料油菜种植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粮改饲”政策在我国的逐步推行,饲料油菜在我国西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推广面积逐年增加,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和养殖户的认可。本文回顾了饲料油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饲料油菜的特点,并对饲料油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植制度、利用方式及饲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我国饲料油菜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饲料油菜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高寒地区燕麦收获时含水量较高,环境温度较低,燕麦青贮品质不佳。本文为提高燕麦青贮品质,研究了自选乳酸菌发酵生物学特性,评价了麦麸和自选乳酸菌菌株对燕麦裹包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因素A,A0:0%麦麸;A1:30%麦麸;因素B,B0:对照;B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60 (LP160);B2:Lactobacillus brevis 248 (LB248);B3:商业菌。每个裹包50 kg,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自选菌株LP160和LB248在模拟冻融(20℃/-5℃)条件下生长迅速、产酸快。燕麦裹包青贮60 d后,添加麦麸后青贮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显著增加(P<0.01),添加乳酸菌后青贮pH和氨态氮显著降低(P<0.01),其中A0B1组发酵品质最优,A1B1组营养品质最...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4,7∶3,8∶2,10∶0。在燕麦乳熟期和豌豆结荚期刈割后调制袋装发酵TMR,共设计12个处理,其中6个不接种乳酸菌,按照6个不同混播比例分别为C1、C2、C3、C4、C5、C6;另外6个处理在各比例基础上均匀加入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60∶短乳杆菌248∶戊糖乳杆菌260,比例为1∶1∶1,菌活:106 cfu·mL-1左右),即分别为I1、I2、I3、I4、I5、I6。所有处理按照饲草和农副7∶3的比例加入农副产品(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1∶1∶1),实验室温度(20±5)℃下发酵60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原料中燕麦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呈下降趋势,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混合乳酸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pH和NH3-N/TN(P<0...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四川冬闲田燕麦/箭筈豌豆混合青贮适宜的生育期及混播混贮比例,本试验以‘贝勒’燕麦(Avena sativa)和‘川北’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原料,设置1∶0(T1),3∶1(T2),1∶1(T3),1∶3(T4),0∶1(T5)5个混播比例,在燕麦抽穗期/箭筈豌豆开花期、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结荚后期刈割并混合青贮,青贮60 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生育期中,燕麦抽穗期/箭筈豌豆开花期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最低(P<0.05),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混合青贮的乳酸、乙酸含量最高;在5个混播比例中,T4较T1,T2,T3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淀粉含量更低、粗蛋白含量更高;T4组pH、氨态氮/总氮比值低于各比例,乳酸含量高于T1,T2,T5组。因此,在四川冬闲田于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刈割,以燕麦/箭筈豌豆1∶3比例混播混贮其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