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作者1991——1995年对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螨——柑桔始叶螨为害桑树情况和室内生活史进行了初步研究,究明该螨在桑上年可发15~17代,卵期:23~24℃5~6天。27~30℃3~4天;幼螨至成螨历期:20℃左右9~10天,23~24℃6~7天,27~28℃5~6天;成螨寿命最短13天,最长51天。雌成螨产卵前期1—3天,产卵期10—41天。每雌产卵量最高90粒,最低为12粒,总平均为40.89粒。雌雄性比为2.05:1。该螨主要在桑树主干近基部疤痕、裂缝等处越冬,4月初上树为害,5~6月形成高峰。7-9月虫口锐减。10-11月再形成小高峰直至桑树落叶。四川桔桑混载地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究明被朱砂叶螨危害其程度不同的桑叶饲料价值变化及其对家蚕壮蚕期的影响,于1991年夏蚕期以西农校区桑园内被该螨危害最严重的鸡桑留床苗叶为材料,按桑叶被害程度的轻重分为5个级别和无害叶(即0级)共6个级按级进行桑叶成分分析与同按级分区饲养5龄壮蚕。结果表明:桑叶叶绿素和粗蛋白含量随被害程度加重而逐级减少,相反,还原糖与组纤维含量随被害程度加重而递增,蚕的健康性如虫蛹生命率以及全茧量、  相似文献   
3.
朱砂叶螨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唐以巡  漆定梅 《蚕业科学》1994,20(4):241-242
朱砂叶螨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研究唐以巡,龙叔祯漆定梅,赵辉,周凯英(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四川省丝绸公司蚕茧部)朱砂叶螨,别名红叶螨,除危害桑外,还危害棉、豆、麦等多种作物,在棉花上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已有报道[1],在桑树上的发生与温度关系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作者1987~1992年调查研究了我省各蚕区桑红叶螨天敌的种类,初步鉴定为2纲8目15科■其中食螨瓢甲、食螨瘿蚊、食螨蓟马、小花蝽,植缓螨分布广,数量大,为控制该螨的优势种■同时研究了各种天敌在我省盆地内部各蚕区的分布状况,通过室内饲养测定了几种主要天敌对该螨的日捕食量,计算出的天敌指数,可用于该螨的发生预测。估计未来种群的扩张或收缩。  相似文献   
5.
用市售八种农药对桑红叶螨药效测定结果显示,供试农药3000倍液、5000倍液对各螨态均有良好的防效.对成若螨的校正死亡率,喷药后1—3日调查,除尼索朗、螨克防效较差(56.83~81.32%)外,其余各农药,各供试浓度均在95.90%以上;喷药后15天调查,各种农药各供试浓度均在97.71%以上,同时显示了较好的杀卵效果.新农药尼索朗、螨克施后对成若螨击倒率较差,随喷药时间延长,效果日增,经10—15天与其它供试农药差异不大,但杀卵力强而持久,为较好的杀螨卵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四川桑红叶螨的分布为害调查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调查表明已涉及的全川60余个主产茧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部分县(市)已上升为当地主要害虫,严重发生时早春刚萌发新芽即不能开展,4—6月短期内大面积被害桑树一片枯褐,状如火燎,完全失去饲料价值。生物学特性研究得出该螨在四川年发生20~21代,各螨态历期,早春、晚秋,卵期12~14天,幼若螨期14~16天,盛夏、卵期3~4天,幼若螨期6~7天,一雌最多可产卵162粒,成虫寿命一般20天左右,越冬代可达4月之久。食性极广,除桑外,尚喜食豆科植物及益母草,风轮草等杂草;幼、若、成螨常聚集叶背两叶脉间叶肉部分取食为害、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7.
RFLP技术构建家蚕现行品种DNA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RFLP技术,结合应用两种酶切探针组合,构建家蚕9个现行品种的标准DNA指纹图谱,并论证了该方法在家蚕几种现行品种相互区别鉴定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1987-1992年,在重庆北碚研究了桑红叶螨(朱砂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自然种群数量变动和建立了生命表。结果表明,桑红叶螨第7-8和8-9世代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分别为6.02及5.79倍。  相似文献   
9.
<正> 桑红叶螨(俗称:红蜘蛛)是一种桑树害螨,在四川各个蚕区都有分布,自80年代起,我省蚕桑事业迅猛发展,桑树数量猛增,特别是间作桑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桑园的复种指数,也带来了桑园害虫的复杂性、多样性,更有利于桑红叶螨的蔓延,桑红叶螨也在90年代由桑园次要害虫跃升为主要害虫。在四川的常年春旱区绵阳、德阳、广元、南充、凉山、攀枝花等地年年成灾,一般在5、6月桑叶损失最大,致使20~30%的桑叶变成“火风叶”,根本无法养蚕。为了更好地防治桑红叶螨,现将桑红叶螨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扼要介  相似文献   
10.
<正> 桑红叶螨是我省八十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桑园严重害虫,其扩展速度之快,为害程度之重,造成损失之大在其它害虫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很少见的。八十年代初期仅个别蚕区发生零星为害很少成灾。到八十年代末期,扩大至全省有桑之处即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相当部分蚕区已严重成灾,如1990年荣县、富顺、三台、万源、绵阳等大面积爆发成灾。荣县夏蚕就因该桑红叶螨危害少发蚕种3000余张,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