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我县蚕桑业发展较快。蚕桑规模虽然有了扩大 ,但饲养却依然是菁松×皓月、春蕾×镇珠、871× 872等几对老品种 ,为了促进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 ,经省蚕桑站统一布置 ,县蚕桑站的精心安排 ,2 0 0 3年春季在琴溪镇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行政村 ,选择了两位养蚕经验较为丰富的蚕农 ,试养了家蚕新品种黄山×平湖 (即 4 31·4 33× 90 2·90 4 ) ,通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精心饲养 ,取得了平均张种产茧达 4 8.5kg(2 .5万粒 ) ,张种经济收入超 5 0 0元的好成绩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品种。现将其饲养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1 蚕儿饲养情况1 1 孵化  …  相似文献   
2.
正小蚕共育是指把一定数量蚕在小蚕期集中饲养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由单位组织人员(联户)饲养小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专业户)饲养小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二次给桑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小蚕共育有利于集中消毒和小蚕生长,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确保稳产高产;有利于节省劳力、房屋、燃料、桑叶及消毒药品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有利于栽桑养蚕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3.
雄蚕比雌蚕具有体质强健,容易饲养;食桑少,饲料效率高,养蚕成本低等优势。本文就雄蚕杂交种的试验进行小结并提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泾县晚秋蚕脓病大暴发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建 《蚕桑茶叶通讯》2011,(1):9+11-9,11
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隶属宣城市,养蚕历史悠久,1955年产茧量全省第一。目前位于全市第一,全省第五。全县现有桑园31OOhm^2,养蚕户2万余户,年饲养蚕种7~8万张。蚕桑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对农民的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泾县是养蚕大县,蚕桑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近年来茧丝绸市场行情剧烈波动,表现为“好三年、坏三年、不好不坏又三年”怪圈,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明显下降,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泾县最高峰时有桑园5000hm^2,年饲养蚕种8万张左右,现减至2867hm^2,  相似文献   
6.
在2004~2011年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内各样地群落植被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群落组成、植被特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而为草场恢复和下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封育区形成了以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和刺沙蓬(Salsolaruthenica Iljin)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通过对历年地表植被多样性指数的分析,各指数高峰值和低峰值出现周期性变化且周期为5年,这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封育草场的封育周期为5年。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分区及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辖单位广泛分布于新疆各地州市,大多数团(场)处在河流下游、沙漠边缘和边境线上,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依据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兵团进行水土保持分区,结合兵团区域现状,对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布局,提出"一线、一带、两环"的水土保持战略格局,研究成果可为兵团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农垦地下垫面对风蚀起沙风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垦区为例,研究不同地表粗糙度下垫面对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和起沙风速的影响。根据Shao的方法计算不同下垫面起沙风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垦区所选的小麦、棉花、红枣这3种地类2m高度临界摩擦速度(u*t)分别为棉花地0.40m/s,红枣地0.43m/s,小麦地1.85m/s;2m高度临界起沙风速(ut)分别为棉花地5.3m/s,红枣地5.7m/s,小麦地7.5m/s,小麦地较其他2种地类更具有抵抗风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泾县是典型山区县,也是蚕桑生产大县,一直以传统生产方式栽桑养蚕来发展蚕桑业。全县现有桑园2533hm2,直接从事栽桑养蚕的农户达1.6万户。近年来,受蚕桑生产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茧丝价格频繁波动等因素影响,茧丝绸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泾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发展蚕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蚕桑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安徽省内其它大多数县一样蚕桑业有下滑之势。不少从事蚕桑工作的同志及蚕农都渐渐地丧失了信心,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蚕桑等区域性特色农业”再次写入了省委、省政府2013年1号文件,使安徽省蚕业生产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全省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全省茧丝绸产业的科学发展。在此背景下,笔者就泾县蚕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研究探索全县蚕桑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