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重组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p EGF)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三元杂交(杜×长×大)健康仔猪160头,按体重相近、性别比例相同原则随机分成4组,即高档教槽料+500μg/kg p EGF组(GE组)、高档教槽料对照组(GD组)、中档教槽料+500μg/kg p EGF组(ZE组)、中档教槽料对照组(ZD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为10 d。结果表明:1)GE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GD组(P<0.05),比GD组提高了6.29%;ZE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ZD组(P<0.01),比ZD组提高了17.08%;2)GE组平均日采食量与GD组无显著差异(P>0.05),ZE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ZD组(P<0.05),比ZD组提高了4.91%;3)GE组料重比显著低于GD组(P<0.05),比GD组降低了4.31%;ZE组料重比显著低于ZD组(P<0.05),比ZD组降低了10.37%;4)GE组腹泻率比GD组降低了57.14%;ZE组腹泻率比ZD组降低了38.46%。由此可见,饲粮添加p EGF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从而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增重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构树发酵饲料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32.79±0.82) kg的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72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前期和后期分别添加20%和30%的构树发酵饲料Ⅰ(湘潭某公司生产),试验Ⅱ组前期和后期分别添加20%和30%的构树发酵饲料Ⅱ(江西某公司生产)。试验期103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2)试验Ⅰ组的皮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肌内脂肪和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中天冬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背最长肌中月桂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4)试验Ⅱ组的背最长肌中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的背最长肌中重金属砷、汞、镉、铅含量均未超标。综上所述,构树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全价料饲喂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肌内脂肪、氨基酸、肌苷酸和月桂酸含量,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妊娠母猪粪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母猪(长白×大约克)8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和试验组母猪在妊娠第1~89天分别饲喂妊娠母猪饲粮A(不含苹果渣)和妊娠母猪饲粮B(含10%苹果渣),在妊娠第90天至分娩当天分别饲喂哺乳母猪饲粮A(不含苹果渣)和哺乳母猪饲粮B(含5%苹果渣)。试验自妊娠开始,试验期为1个妊娠周期。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后,母猪排便通畅,粪量增加,粪色深黑,粪形呈筒状,可堆积成形,这说明苹果渣的添加缓解了妊娠母猪便秘的发生;2)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的影响不显著( P>0.05),但极显著降低了母猪的便秘发生率( 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3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可极显著降低妊娠母猪的便秘发生率,但对其繁殖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绿原酸(CG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降糖降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动物生产和人体健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了CGA的来源与分布、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其主要作用机制,为CGA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构成一个调节细胞能量输出的信号网络,即能量感应网络,共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以及肌纤维类型的转化。本文拟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总结AMPK/SIRT1/PGC-lα能量感应网络在肌纤维类型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畜牧生产以及人的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导致动物黄脂病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同时对由于类胡萝卜素沉积和过量氧化油脂摄入等营养因素导致黄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重点探讨和总结,旨在为后续动物黄脂病防治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饲粮中长期添加低剂量抗生素可引发细菌耐药性等生物安全问题,进而影响畜产品品质和人类健康,因此亟需寻找合适的抗生素替代物。本文总结了植物提取物、益生菌、有机酸和酶制剂等主要的猪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应用效果,并重点论述了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微生物区系、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等的作用机理,以期为猪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已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机,成为畜禽养殖业今后发展的趋势。低蛋白日粮是根据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配制成的蛋白质水平低、氮排放少,并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和养殖环境的日粮。本文将探讨低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和不同生产用途的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低蛋白日粮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日粮中(对照组)分别添加2.5%、5.0%、7.5%的杜仲叶粉在湖泊养殖网箱饲养青鱼60 d后,分别测定各处理青鱼的尾增重、相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肥满度等生长指标,以β-actin为内参研究基因免疫球蛋白M(Ig M)、白介素-1β(IL1β)、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I、MHC II)、肿瘤坏死α因子(TNFα)和补体C3六个免疫功能基因在青鱼肝、肾、肠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杜仲叶粉对青鱼生长性能以及组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5%杜仲叶粉组的青鱼相对增重率提高29.26%(P0.01),饲料系数降低22.73%(P0.01),且显著增加肥满度(P0.05)。添加2.5%、5.0%杜仲叶粉也有提高尾增重、相对增重率、肥满度,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但效果不如7.5%添加量显著。Ig M、MHC I、MHC II、TNFα、IL1β以及补体C3基因肾中的各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肝中IL1β、MHC II、TNFα和C3基因表达也有明显差异;肠和肌肉中的各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基础饲料中添加7.5%杜仲叶粉能显著促进青鱼鱼种的生长性能,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日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在肉品质性状、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以30、60、90、150、210日龄和300日龄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各36只作为对象,屠宰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的pH45min、pH24h和加压损失在各个日龄均无显著差异;90日龄时,沙子岭猪比目鱼肌亮度(L*)和黄度(b*)值低于大白猪(P<0.05),红度(a*)值高于大白猪(P<0.05);210和300日龄时,和大白猪相比,沙子岭猪拥有较低的剪切力和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P<0.05)。在150和210日龄时,沙子岭猪比目鱼肌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鹅肌肽含量高于大白猪(P<0.05),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低于大白猪(P<0.05)。210日龄时沙子岭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大白猪(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肌肉中缬氨酸、鹅肌肽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