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屠璇 《饲料广角》2011,(21):27-28,33
内容提要:2011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整体表现不佳是造成大宗商品整体剧烈振荡的主要推手。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低.美联储在通胀压力之下对第3次量化宽松(QE3)的推出犹豫不决。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欧元区主权债务评级和银行评级屡遭下调,使得市场对欧元区债务担忧不断上升.因而也拖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剧烈宽幅振荡。而国内豆粕现货跟盘波动.也不断地影响着本季油厂的远期大豆采购和豆粕销售策略:终端市场的豆粕备货节奏随之呈现波段特征。外围市场系统性风险尚未消除、市场信心有待恢复.而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紧平衡仍将对行情起到底部支撑.继续关注欧债危机的解决以及美联储在四季度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屠璇 《饲料广角》2006,(10):21-23
“谁做套保,谁就是大豆市场的最大赢家”,面对曾经发展迅速的国内大豆压榨业,再看企业现在纷纷被兼并、并购甚至停产的窘境,这句话越发令人深思。反观世界榨油行业发展过程,并没有像中国榨油行业一样在短短几年里呈现出兴衰周期,这表明中国大豆榨油企业整体风险意识不强,缺乏有  相似文献   
3.
屠璇 《饲料广角》2012,(2):25-29
2011年欧债危机强行摁下国际商品市场的“牛头”。国际大宗商品经历了冲高回落的走势。上半年基本延续了2010年11月以来的牛市格局.期间中美两国由于大豆种植面积减少、预期减产、南美大豆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使得全球大豆供给保持相对平衡.欧洲债务危机在希腊开始显现市场对未来的忧虑。9月份后,国际大豆期价在欧债危机不断恶化和扩散的驱使下开始向下破位.打破了持续9个多月的振荡区间拉开跌势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2012年,国际大豆市场及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行情可谓波澜壮阔,在天气行情市场之下,美国农业部(USDA)数次大幅调整预估美豆产量对国内外豆类市场影响重大.豆类市场从2012年初开始活跃,国内外期现货资金迅速堆积,期价、持仓和成交量均超越历史走势而渐近高位.随着市场对美国干旱影响的过度预期,豆类涨幅过多透支了天气利多的升水,在第四季度USDA又逐步上调大豆单产的利空打压下,资金开始撤离,价格见顶迅速回落.  相似文献   
5.
屠璇 《饲料广角》2011,(18):14-17
从2011年上半年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走势来看,供应充裕与终端需求疲软形成的强烈反差,以及外盘大豆市场的急涨急跌行情,均成为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持续疲软、振荡下行的压力。而由于对豆粕现货整体走势看空者占据多数且饲料销售不理想.因而采购方的入市节奏一直都比较谨慎。而沿海进口大豆的油企,  相似文献   
6.
屠璇 《饲料广角》2010,(5):16-19
2009年以来,以豆粕为主的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频繁,但豆粕现货价格总体趋势仍是逐步上扬,2008年第四季度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出现超跌行情,之后在养殖行业回暖、国内政策刺激和外盘豆价大幅拉升等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稳步上涨,沿海工厂报价曾两度上升至3800元/t附近,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终端市场采购心态谨慎,备货意识相对较弱,为价格的上扬提供了潜在支撑。进入2010年之后,全球大豆供应充裕,再加上中国储备大豆的出库,为上半年的豆粕现货价格走势奠定了振荡偏弱的基调。2010年下半年,影响国内豆粕价格的因素仍然以中国政策实施力度和效果、美国新季大豆播种预期以及美国经济趋势和美元指数走势等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