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雍糯谷猪,经过3个世代初步选育,纳雍糯谷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均有大幅提高,纳雍糯谷猪妊娠期短(平均112.3 d),母猪乳头平均6~7对,选育后的纳雍糯谷猪母猪繁殖性能的产活仔数,第3胎以后达到9头以上,第6胎达到12头以上,初生重随着胎次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断奶重除第一胎外,二胎以后均达到10 kg以上,同时,经产母猪比初产母猪有更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雏鸡粪烘干后营养价值较为全面,按10~15%比例添加到日粮中饲喂杜糯杂优猪与全程饲喂全价配合料增重效果差异不明显,但却能节约一定量的饲料,添加10~15%平均每头分别节约18.1 kg和49.6 kg饲料,经济效益显著,最佳添加比例为15%。高寒贫困山区在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中,应变废为宝,达到环境整治、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瘤胃酸中毒,又称乳酸中毒。是因采食了过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而引起以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瘤胃内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瘤胃生物学消化功能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践表明,饲喂母猪时加喂牧草,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不影响母猪采食;母猪在怀孕期喂饲适量的青饲料,可提高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根据猪的营养需要和对牧草的利用能力,在不影响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19种牧草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野生牧草与引进外来牧草相比,具有区域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干旱、抗病虫害等优点,本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的优良牧草金荞麦、雀麦、小黑麦、扁穗雀麦,对生物多样性及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可乐猪中导入50%杜洛克血统,经过3个世代选育,毕节黑猪新母系在饲料利用率、瘦肉率及生长速度比纯种毕节黑猪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毕节黑猪新品系亦保持了可乐猪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及肉糯味香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与优良的肉质。  相似文献   
7.
乌蒙黄鸡是云贵高原独特的原始地方品种,其抗寒能力强,饲料报酬率高,肉质鲜美可口,是一种适合生态放养的优质鸡品种。毕节市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发展生态养鸡条件优越,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蛋、禽品质的要求和消费数量越来越高,生态养殖乌蒙黄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鸡苗选择、养殖环境选择、饲养管理和疫病防疫4个方面介绍了乌蒙黄鸡生态放养技术,将现代科学饲养和传统放养模式相结合,根据毕节市纳雍县果园、林地等区域特点进行乌蒙黄鸡规模化舍饲和生态放养,从而获得高品质的蛋品和特色地方优质活鸡,希望为毕节市生态循环立体养殖模式建立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毕节市乌蒙黑牛的优秀特性及其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指出了该产业仍存在种牛群少、育种育肥规模小、加工能力差、市场开发能力弱、技术支撑保障差、投入能力不足、生产设备简陋等问题,提出了农户小型家庭农场能繁母牛养殖、"合作社+农户‘154’"精准扶贫养殖、以贩促养养贩结合养殖、规模化企业+贫困农户全产业链养殖等探索性的高效养殖模式,以期推进乌蒙黑牛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微生物发酵,使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转化成高质量饲料,发酵后的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粗纤维含量由20.88%降至2.95%~3.33%,粗蛋白含量由15.22%增至42.60%~58.95%,产品活菌数大于30亿/g.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菌体蛋白饲料组与对照组相比,统一饲养120 d的杜糯杂优猪每头猪增重差异11.60kg,每公斤增重耗料成本差异1.92元,使用菌体蛋白饲料增重耗料比下降,饲养成本下降,养殖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引进狮头鹅和织金白鹅在毕节地区饲养并进行生长性能对比,测定90日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狮头鹅和织金白鹅90日龄体重与原产地差异不显著,但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紫花苜蓿鲜草饲喂织金白鹅饲养效果研究表明,饲喂紫花苜蓿鲜草比本地牧草平均每只鹅日增重相差3.58 g(P<0.05),节约精料1.25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