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30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苏太猪产仔数的选择,通过组建具有高繁殖性能的亲本群,采用有效的选择方法,以及高强度的留种率,经过5个世代的选择,产仔数头胎母猪在11头以上,经产母猪在14头以上,基本保持了老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江苏苏太断奶仔猪FUT1基因M307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所检的49头仔猪中,GG基因型个体16头,AG基因型19头,AA基因型14头。在此基础上,制备上述不同基因型个体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分别与表达F18ab菌毛的野生型大肠杆菌、表达F18ac菌毛含fed操纵子全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和V型系统表面分泌表达F18abFedF亚单位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黏附试验和黏附抑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UT1基因M307位点中GG型和AG型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均能黏附上述3种大肠杆菌,而AA型个体小肠上皮细胞则不能黏附。将上述3种大肠杆菌分别与抗F18ab菌毛高免血清、F18ac菌毛高免血清及抗F18abFedF亚单位单因子血清作用后,则失去黏附仔猪肠上皮细胞能力。上述结果对苏太猪从体外试验上证明了FUT1基因M307位点多态性与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母猪的繁殖性能一直是育种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产仔数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但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约为0.1),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对该性状的改良收效甚微。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ted selection,MAS)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低遗传力性状。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MAS育种在动物实际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保障,而且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卵泡刺激素β基因(FSHβ)等,是与繁殖性能有关的主效基因。这些主基因在大白、长白、杜洛克、二花脸、东北民猪、金华猪、香猪、荣昌猪、莱芜黑猪等品种中都有相关研…  相似文献   
4.
新太湖猪是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 ,以太湖猪为基础母本 ,导入外血、横交固定、性能测定、继代选育、综合指数选择等技术措施 ,经 1 0年培育而成的中国瘦肉猪母本新品系 (DⅦ )系 ,作为配套杂交生产商品瘦肉猪的基础母本十分理想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好地综合开发利用新太湖猪 ,生产专门化高效配套系 ,研究含 2 5%太湖猪血统的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肥育性能 ,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配套系Ⅰ (W×NT) :以加系大约克夏 (W )为父本 ,新太湖猪 (NT)为母本的杂交子一代为配套系Ⅰ ,再与丹…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每逢夏季高温阶段,苏、豫、皖、鲁等地个体养猪户及散养户猪场均要发生一种高热(有的体温可达41.5℃),贫血,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猪病。老百姓称之为“猪高温病”,死亡率为40%~70%左右。就其病因,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猪瘟病毒,其次为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的协同感染。个体养猪业主投入养猪成本通常较大,突受猪病风险,其经济损失实为惨重。笔者现就该病发病病因及如何防控作一分析,以供养猪户参考。1疫病情况1.1流行特点任何日龄的猪均感染,以40-60kg最易感染,散养户及中小型猪场多发。1.2发病情况2006年6月25日,某小猪…  相似文献   
7.
<正>猪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除猪外),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该病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怀孕母猪会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病;初生存猪会发生神经系统疾病大量死亡;育成猪可发生呼吸道综合征,导致生长受阻,死淘率增加,给当前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11月份,某猪场育成猪就发生一起伪狂犬病,现将发病情况和  相似文献   
8.
新太湖猪选育过程中近交技术的应用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太湖猪选育过程中(1986~1994)6个世代母猪的分娩产仔记录,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资料,分析了近交对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近交与产仔数、产活仔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5、-0.1546。与180日龄活重、体高、胸围、及80kg时背膘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35,-0.211,-0.218,-0.204。回归分析表明,近交系数每上升10%,产仔数下降0.39头,180日龄活重下降1.5kg,背膘厚下降0.0748cm。产仔记录分析表明,母猪近交系数在20%以下时,产仔数比非近交组下降0.27头,差异不显著(P>0.05);近交系数在20%以上时,下降1.35头,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发育性状表明,近交系数在30%以上时,120日龄活重、180日龄活重等性状都显著下降。80kg活体背膘厚当个体近交系数上升到20%以上时,与非近交组相比下降0.16cm,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提高苏太猪瘦肉率的选择方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猪的瘦肉率要求越来越高 ,肥肉与瘦肉差价越来越大。提高猪的瘦肉率是获取养猪生产更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受到养猪生产者的充分重视。猪的瘦肉率属高遗传力性状 ,通过选育提高是可行的。苏太猪是以繁殖力高 ,肉质鲜美为特征的太湖猪为母本 ,用杜洛克猪为父本 ,在二元杂交的后代中横交固定 ,采用群体闭锁选育 ,培育出既保持太湖猪繁殖力高、肉质鲜美的优点 ,又有较高瘦肉率和较快生产速度的母系。自 1 986年开始 ,经过 1 2年的选择 ,达到了预期选育目标 ,现将选择方法和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1 选择方法1 .1…  相似文献   
10.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7系(新太湖猪)配套杂交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7系(新太湖猪)配套杂交组合的筛选华金弟,施金元,王子林,施增斌,陆震方,袁鹤岗(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215128)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7系)的选育工作是从1986年开始的,育种方案为以太湖猪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杂交后进行横交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