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原蚕区建设、管理及蚕种生产管理的现行办法 1.严格选择原蚕区我们在选择原蚕区时,严格按以下条件选择确定:①水源充足,无污染;②交通方便,环境好,较封闭;③桑叶充足,养蚕技术水平相对较高;④蚕室、蚕具基本配套,并符合养原蚕的要求;⑤蚕农有养种蚕积极性和较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塑料大棚养蚕是指在室外用无毒聚乙烯薄膜建成"温棚",在里面进行养蚕的新方法。在闲季利用大棚种植绿色作物、种植食用菌,育苗、育秧、饲养家禽,使"温棚"得到综合利用,形成立体农业。据试验,养1张蚕种的大棚每年综合效益2500元以上,其中一次养蚕新增收入390~450元,综合利用新增收入2700~2950元,具有省力、省工、低耗、高效的特点,是蚕业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蚕种生产是蚕桑产业的源头工程。我区蚕种业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受到家蚕微粒子病的困扰,蚕种生产企业效益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几年干旱及丝绸市场的双重影响,整个蚕业受到巨大冲击,蚕种业更是举步艰难。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茧丝绸市场有所回升,各级党委、政府为迎接“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上,都把目光注视在发展蚕桑上。我区计划“十五”桑园建设达6.67万公顷,养蚕达70万张,这对蚕业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安康蚕业发展由于各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现已形成种、养、加,农、工、贸,科研、教学、服务等比较完善的机构体系。全区有蚕种场5个,年生产能力可达60~70万张,但生产量一直徘徊在40~50万之间。究其原因,除市场需求影响外,原蚕区基础差,生产能力低,管理难度大,污染危害严重是关键因素,如不加以改善,对蚕种业发展的制约将更趋严重。因此,我所联合各场家及地区蚕种质量监管站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对全区蚕种生产原蚕区进行调查后认为:面对新世纪及蚕桑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要提高蚕种质量及经济效益,必须借助“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工程”及“新村建设”之契机,在2~3年内建设一批高标准、相对封闭稳定、能生产出优质高产蚕种的原蚕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