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利用PCR技术,建立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便于推广和应用.方法 分析GenBank中不同型别腺病毒的六邻体基因序列特点,设计不同型腺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建立基因分型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广州市2004年7月某幼儿园流行的腺病毒感染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建立了呼吸道腺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广州市2004年7月某幼儿园流行的腺病毒为3型腺病毒.结论 PCR方法可进行腺病毒的基因分型,且简便、结果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表达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人3型腺病毒.方法 将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基因(Noro-orf2)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BSE3CMV-egfp上,与线性化人3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BRAdv3共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J5183,使其在细菌内发生同源重组,带Noro-orf2基因的表达框置换腺病毒E3区,PCR及酶切筛选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将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Hep-2细胞进行包装,获得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粒子,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腺病毒中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表达.结果 同源重组后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插入Noro-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BRAdv3E3dNor成功构建,并经转染包装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v3E3dNor,免疫组化证明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得到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3型腺病毒Adv3E3dNor,为研制人3型腺病毒-诺如病毒双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儿童感染的星状病毒基因组分子结构特点和基因型.方法 参考GenBank上的星状病毒基因组设计分段扩增引物,进行RT-PCR分段扩增星状病毒基因组,克隆于T载体上,序列测定,用Clustal W和DNAStar软件分析基因组序列.结果 星状病毒HASTVgz01全基因组为6721 bp,提交到GenBank上的序列号为DQ344027,其中5'端非编码区(5'UTR)长82bp,3'端非编码区末端长81 bp,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全长6558个核苷酸,分别编码ORF1a、ORF1b、ORF2,ORF1a基因长2763 bp(83~2845 nt),ORF1b基因长1557bp(2785~4332 nt),其中ORF1a、ORF1b两基因有71个核苷酸的重叠区;ORF2全长2316 nt,位于基因组中4325~6640 nt.ASTVgz01与GenBank中8种基因型星状病毒的ORF2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HASTVgz01与4型的同源性为93%,其他的同源性在61%~70%之间.结论 广州地区儿童腹泻感染的星状病毒HASTVgz01全基因组为6721bp,GenBank序列号为DQ344027,HASTVgz01与4型星状病毒的ORF2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为最高,确认HASTVgz01是4型星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是儿科常见症状 ,近年来 ,由于胃镜在儿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有报道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 :十二指肠溃疡 ,各型胃炎 ,胃溃疡 ,复合溃疡[1] 。但资料多限于 4表 1 各年龄组病变检出情况例  年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溃疡 十二指肠球炎(糜烂型 )急性胃炎(糜烂型 )十二指肠球炎 反流性食管炎<1 2个月 1 0 3 7 2 11 2~ 36个月 7 85 7 5 0岁以上儿童。为了解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我们对 35例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胃镜检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临床对儿童吞气症的认识。方法 纳入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就诊、年龄1~18岁、诊断包括“吞气症”且遵医嘱进行门诊随访的连续病例,从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 78例吞气症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51例、女27例,年龄1.4~12岁,<4岁13例(16.7%),病程2~24个月。78例均有吞气样动作、“晨轻暮重”腹胀和肛门排气增多,其他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下降、腹痛、打嗝、便秘、恶心、呕吐、腹泻等。6例合并抽动障碍,2例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1例合并脑性瘫痪。54例有可疑诱因,主要包括急性胃肠炎、变应性鼻炎、呼吸道感染、精神压力大和外科手术后等。腹部X线平片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等均未见异常。经治疗后痊愈64例,症状反复8例,疗效不佳6例。结论 吞气症在不同年龄儿童均可发生,主要表现为腹胀、吞气样动作及肛门排气增多,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克罗恩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岁3个月。因反复大便次数增多1年,发热10d咳嗽2d收入院。患儿生后3个月排黄色稀水便,每天4~5次至10次不等,大便带少量黏液,无脓血,伴体重不增。1岁时在外院经肠镜检查诊断“糜烂性结肠炎,肛瘘”。1岁2个月在外科行“肛瘘挂线术”,术后排黄绿色稀水便每天10余次,伴黏液脓血。10d前开始发热,无规律,热峰40℃。近2d出现咳嗽。个人史:孕3产3,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k。家族史:第1胎女孩,10岁,体健。第2胎男孩。生后患肛瘘及腹泻病,于10个月时死亡。体查:体重6.2kg,头围44cm。神志清,营养不良貌,皮下脂肪缺乏。双肺呼吸音粗。闻干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部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肛周皮肤糜烂。  相似文献   
7.
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收治的符合罗马Ⅲ标准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观察并比较治疗1周及2周的总症状积分变化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根据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并以疗效相差大于10%为优效标准对治疗1周及2周的有效性做非劣检验.结果 共有201例患儿纳入观察,196例完成2周治疗.治疗2周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8.88%、87.76%,明显高于治疗1周的显效率(27.04%)和总有效率(76.02%)(U=2.935,P<0.05).治疗2周后和1周后症状积分改善率的差值、症状积分下降的差值及显效率变化差值的95%可信区间(95% CI)下限均大于10%,治疗2周疗效优于治疗1周疗效.试验期间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对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2周较治疗1周的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国外母乳库发展已超100年历史, 并相应成立了北美母乳库协会以及欧洲母乳库协会, 建立了完整的、切实可行性的母乳库管理指南;另一方面, 捐赠母乳已广泛应用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同时, 关于母乳成分的新认识也在不断探索之中。中国内地第一家母乳库于去年在广州成立, 至今共收集到近180 000 mL的捐赠乳, 受益患儿达36例, 包括早产儿、肠道术后伴营养不良患儿以及肿瘤化疗等患儿。其中发现对于大部分肠道术后以及重症感染患儿, 应用捐赠母乳后显示出意想不到的临床治疗效果, 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 中国母乳库的发展尚需要正规的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扎如病毒性腹泻感染现状.方法 在2008年8月 - 2009年7月,每周二、周五采集10份腹泻标本,运用real-time RT-PCR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行RT-PCR扩增、纯化、克隆、测序.结果 扎如病毒检出率为1.0%(10/985),包括GI与GIV型,其中GI型占90%(9/10).结论 扎如病毒是该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中检出率较低的病原体,GI-1是主要的感染型,GIV型感染在华南地区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关系.方法 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的胃窦处取3块胃黏膜,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抽提胃黏膜基因组DNA,用3对引物检测H.pylori ureA和iceA基因,分析H.pylori 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关系.结果 105例样本中,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三者均阳性的标本52例,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单独检出率78.84%(41/52),H.pylori iceA2亚型菌株单独检出率1.92%(1/52),H.pylori iceA1和iceA2亚型均阳性的检出率3.84%(2/52),iceA1和iceA2亚型均阴性的比率15.38%(8/52),H.pylori iceA1亚型阳性率与其它基因亚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的患儿中轻度慢性胃炎3例,中度慢性胃炎15例,重度慢性胃炎25例;未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的患儿中轻度慢性胃炎2例,中度慢性胃炎4例,重度慢性胃炎3例,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患儿与未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患儿的胃黏膜病变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ylori iceA1亚型是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pylori的优势基因亚型,H.pylori iceA1菌株容易引起较严重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