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EA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EA试剂盒检测恶性心包积液31例及非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 43例的心包积液、血清的CEA水平.结果①恶性心包积液组CEA为1 .6~286ng/ml,平均61.7ng/ml;对照组CEA为0.3~11.8 ng/ml,平均1.5ng/ml,两组比较P<0.01.②恶性心包积液组的积液CEA阳性率为74.19%,对照组为11.63%,两组间 P<0.001;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2.26%和2.33%,恶性心包积液组与对照组其阳性率 P<0.05.结论①积液CEA水平可作为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②可鉴别良、恶性心包积液,还可指导进一步查找原发病灶 ;③恶性心包积液检查积液的CEA其价值明显大于血清中的CEA价值.  相似文献   
2.
胸腔内注入顺铂等治疗癌性胸水的研究解放军第303医院韦建宁,龙桂宁采用经胸腔内注人大剂量顺铂、白细胞介素一I,干扰素治疗癌性胸水50例。此法既加大药物的剂量,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发挥最大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又能减少病人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3.
鸦胆子油乳联合肝动脉插管治疗肝癌1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124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和对照组单纯TACE术治疗,比较两组在实体瘤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方面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在实体瘤疗效、生活质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TACE术治疗,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疗效、改善症状,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价国产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含高致吐性顺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对使用含高致吐性顺铂(≥50mg/m2)化疗方案的患者,于化疗前半小时缓慢静脉推注帕洛诺司琼0.25mg (观察组)或静滴托烷司琼2mg (对照组),两组均于第1、2、3天化疗前分别静脉滴入地塞米松16mg、8mg、8mg,观察患者化疗引起的急性期(0-24h)、延迟期(24-120h及全期(0-120h)的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及无呕吐发作百分比,必要时给予解救性止吐治疗(托烷司琼或甲氧氯普胺)。结果:共入组72例患者,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延迟期完全缓解率(CRR)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82.9%vs75.7%、65.7% vs43.2%,P>0.05),但前者对化疗引起的全期CRR明显高于对照组(65.7% vs40.5%,P<0.05));观察组化疗后急性期无呕吐发作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1.4%vs 83.8%, P>0.05),但在延迟期及全期则具有显著性差异(77.1% vs48.6%、74.3%vs43.2%, 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便秘、眩晕、腹部不适等,均症状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结论:国产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所致急性期、延迟期呕吐反应,对于延迟期呕吐反应其疗效优于托烷司琼,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4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2个周期,化疗方案为:奈达铂80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00mg/m2,静滴,d1-5,21d为1周期。诱导化疗结束14d后进行放疗,在放疗期间给予奈达铂80mg/m2,静滴,d1,22,43,同步化疗。结果:45例患者中有42例按计划完成治疗,可以评价疗效,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部原发病灶CR 4例,PR 32例,有效率为85.71%,放化疗结束3月后评价,CR 39例,PR 3例,有效率达100%。35例有颈部淋巴结病灶的均可以评价疗效,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结束后,CR 4例,PR 27例,有效率为88.57%,放化疗结束3月后评价,CR 34例,PR 1例,有效率达100%。诱导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在同步放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整个研究中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B细胞来源占90%以上,大部分B细胞淋巴瘤中可表达CD20(+),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是一种特异性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1-3].作者将48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CHOP、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伊班膦酸钠+化疗)和化疗组,伊班膦酸钠4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至少2h以上,每4周重复1次,化疗每3-4周重复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止痛、活动能力的改善及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82.5%、62.5%、45%,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疗效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9.
10.
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疫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32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子粼  鄢莉  崔建东  师建国  龙桂宁 《医学争鸣》2005,26(22):2076-207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HSP)疫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应用HSP疫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并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血清IL-2受体水平的变化,计算3 a内的生存率,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治疗组术后3 mo CD3 , CD8 , CD4 /CD8 水平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3 a生存率为68.8%,与对照组37.5%比较明显升高(P<0.05). 结论:肝癌术后应用HSP疫苗能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可预防术后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