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采集食物中毒样品:患者肛拭17份、加工、销售人员肛拭5份、佐料4份、食物中毒患者吃剩的炒田螺3份、外环境涂抹标本6份,共35份样品。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进行检测。结果在一份肛拭和一份田螺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26:K60(B6),在一份肛拭和一份加工煲盖涂抹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8:K67(B12)。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两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的特点,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在学校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证实为茂名市第一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爆发,罹患率为3%,病死率为20%;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脑流行。结论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爆发,经采取以预防性服药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2014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特点,掌握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7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核酸提取和one-step RT-PCR扩增NA基因片段,双向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5.0和Mage4.0序列分析软件分析NA基因特征以及耐药性位点。结果17株毒株的NA基因片段与代表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序列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4%以上,氨基酸的同源性也高达97.0%以上。17株毒株的NA活性中心位点氨基酸及周围的辅助位点氨基酸均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结论17株毒株的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的同源性并均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敏感,但仍应加强对流感病毒的耐药性监测,为制定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防制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龙彩云  朱金华 《中南药学》2009,7(4):249-252
目的明确硝苯柳胺对动物的毒性。方法采用灌胃法测其急性毒性,常规观察药物对家兔皮肤和眼结膜的剌激性;采用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测其致突变性。结果硝苯柳胺对小鼠急性毒性LD54为1420.21mg·kgB.W.^-1,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对家兔皮肤有轻微刺激反应但对眼结膜无剌激反应;Ames试验、体外染色体畸变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均阴性,5μg·皿^-1以上具有抑菌作用。结论硝苯柳胺属低毒化合物,无致突变性作用,使用安全,在血吸虫病防治等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茂名市区2005年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茂名市区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携带情况,我们对茂名市区2005年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茂名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主要血清型。方法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共采集茂名市区部分商场、酒店等中央空调冷却水24份,应用GVPC、BCYE、BCY培养基进行军团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结果冷却塔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率达37.5%(9/24),血清型有LP1、U两种,以LJ(6/9)为主。结论茂名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较高,对市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广东省茂名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的建设和运作情况,促进全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方法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市7个行政区域中有5个建立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在已获批的17间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1家为确证实验室,16家为筛查实验室;17家实验室的建设基本满足《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的相关要求。结论茂名市已初步建成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但实验室网络分布不够合理,部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管理还有待加强,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也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8.
硝苯柳胺杀日本血吸虫尾蚴及防护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硝苯柳胺杀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活性及其预防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尾蚴置于硝苯柳胺药液中,测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尾蚴的死亡率;小鼠涂肤防护和口服预防试验:即先给药,再经皮感染尾蚴,35d后解剖检虫。结果 温度为25℃~35℃时,硝苯柳胺水溶液浓度为0.5~2.0mg/L,分别在8~32min内将尾蚴全部杀死;小鼠涂肤防护在62.5g/L以上,减虫率为100%;小鼠口服500和100mg/kg减虫率分别为39.5%和12.9%。结论 硝苯柳胺是一种较强杀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杀蚴剂,其杀蚴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小鼠涂肤防护效果好,但口服预防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和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在临床生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根据Westgard生物学变异数据库提供的质量规范,对28个临床生化项目计算西格玛(σ)值;允许不精密度[百分变异系数(CV%)表示]的数据是采用本实验室2018年3-9月室内质控数据;百分偏倚(bias%)的数据是采用2018年第二次卫生部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比对的偏倚数据;根据σ值和功效函数图选择合适的质控规则,以及根据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出不合格项目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果28个临床生化项目中,有2个、9个和15个项目分别选择了最低、合适和最佳的CV%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Na和Mg未能达到最低目标要求;分别有12个和10个选择了合适和最佳的bias%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Na、Cl、Ca、ALB、TP未能达到最低目标要求;分别有5个、11个和4个选择了最低、合适和最佳的允许总误差(TEa)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GLU、Ca、TP、Na、Cl、Mg、ApoA1、ApoB未能达到6σ目标要求。未能达到6σ目标要求的项目,通过计算QGI值发现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的项目占87.5%。结论运用生物学变异不同水平的质量规范和6σ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水平,是临床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的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状况和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全省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全省健康人群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调查;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1)2010年全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9 330例,平均发病率为30.4/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清远、佛山、中山、深圳和广州市,发病率分别为127.3/10万、68.1/10万、50.0/10万、49.2/10万和45.7/10万,占全省病例总数的64.2%。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其中0~7岁组儿童发病最多,共发病15 711例,占53.6%;男性19 068例,女性10 262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职业分布以学生最多13 038例,占44.5%。(2)在全省21个地级市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共1 323份,检出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1 212份,阳性率为91.6%。不同地区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80.4%~98.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75.6%~100.0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0年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存在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整体较高,但也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