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门诊与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命质量,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筛选100例门诊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10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检测家属焦虑抑郁症状,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家属生命质量.结果 门诊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命质量低于住院治疗的患者家属,其中精力、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门诊治疗的患者家属的生命质量与其HAMA、HAM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属HAMD、HAMA、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对患者家属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 门诊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命质量较低,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家属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月经失调的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筛选女性抑郁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并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生命质量。结果: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失调组与非月经失调组间HAMD总分、焦虑化、认知障碍、HAMA总分以及精神性焦虑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失调组与非月经失调组生命质量的比较中,月经失调组的女性抑郁症患者在躯体疼痛(BP)、精力(VT)、精神健康(MH)三个维度上明显低于非月经失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五个维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失调组的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并且生命质量明显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在海南省安宁医院临床好转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训练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交技能训练3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2个月末及第3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组前时的ADL评分[(28.9±9.16)分vs (29.4±8.14)分]和SDSS评分[(15.3±4.27)分vs (16.1±4.3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月末干预组的ADL评分和SDSS评分分别为(23.25±7.92)分和(12.8±4.15)分,对照组为(28.50±9.46)分和(15.6±4.60)分,第3个月末干预组的ADL评分和SDSS评分分别为(20.35±7.62)分和(11.5±4.03)分,对照组为(26.20±8.20)分和(14.9±4.28)分,干预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最大程度减少精神残疾。  相似文献   
4.
月经失调的女性生命质量与其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月经失调的女性生命质量与其人格特征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41例中国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月经健康问卷调查月经状况,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生命质量。结果:(1)女性月经失调组与非月经失调组精神质与内外型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质人格特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月经失调组的女性人格维度中精神质与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有着负相关,内外向特征与精力(VT)、精神健康(MH)有着正相关,神经质特征与生命质量的八个维度均有负相关(P<0.05~0.01),痛经和PMS与情感职能有着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女性月经失调组以神经质人格特征为主,并且影响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服用利培垌治疗达临床治愈后的生命质量水平与药物副反应间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垌6~12mg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1、2、4、6、8周,第3个月末采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连续两次评定HAMA和HAMD总分均小于7分达临床治愈者再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出现药物副反应患者的生命质量8个维度低于未出现的患者,其中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3个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毒性、植物神经功能、心血管以及其他项副反应分别与生命质量8个维度有着相关性(P﹤0.05)。[结论]利培垌副反应会影响临床治愈后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龙少红  谢曼  罗海东  徐明雅 《海南医学》2016,(18):3075-3076
目的:调查分析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除了日常护理和治疗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采用国内认可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尊量表(SES),分别于入组时和训练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在SQLS、GWB、MRSS、SDSS、SE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S、SDSS、SQLS评分分别为(31.5±11.2)分、(3.4±1.6)分和(15.8±5.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8±13.7)分、(6.4±2.8)分和(23.2±7.4)分,而GWB和SES分别为(87.2±22.1)分和(36.6±11.4)分,圴高于对照组的(68.7±10.2)分和(24.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幸福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后生命质量与哌罗匹隆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89例应用哌罗匹隆治疗达临床治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有不良反应组49例和无不良反应组40例,对2组患者进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无不良反应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中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和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有不良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中的行为毒性、心血管系统、其他项均与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存在相关性。行为毒性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及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或P<0.01),心血管系统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或P<0.01),自主神经系统与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及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或P<0.01);其他项与情感职能和生理职能有相关性(P<0.05或P<0.01)。活动增加、头晕头昏、便秘和失眠对临床治愈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中的7个维度(除外躯体疼痛)均有影响(P<0.05)。结论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