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自1997年开展经皮肺活检术至今,通过与病理科及CT室合作,探索用过多种穿刺器材、多种定位方法及穿刺操作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确立了目前的活检器材、定位方法及穿刺操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我院128例其它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肺内周围性病变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128例患者,本院病理科确诊120例,标本送上级医院确诊定性6例,未能定性2例,并发症11例(8.6%)。结论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病人暴露于X线下时间短,取材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症(ACOS)不同发作类型患者痰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入组前1年急性发作次数,将102例ACOS患者分为频繁发作组(>2次)49例和非频繁发作组(≤2次)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痰液中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3水平,同时检测其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ACOS患者肺功能指标、FeNO与痰液中炎症因子、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频繁发作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 1/FVC均低于非频繁发作组,FeNO、痰液中INF-γ、TNF-α、IL-4、IL-13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频繁发作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OS患者FVC、FEV 1、FEV 1/FVC与痰液中INF-γ、TNF-α、IL-4、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FeNO与痰液中INF-γ、TNF-α、IL-4、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ACOS频繁发作患者诱导痰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非频繁发作患者,而肺功能指标较非频繁发作患者更差。ACOS频繁发作患者肺功能较差可能与自身炎症因子水平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每日10mg或20mg对60~80岁血脂异常伴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或斑块形成的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睡眠质量变化采用卡方()分析,IMT变化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40例入选后,每日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20mg睡前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用药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汉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同时测定生化指标及IMT变化。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或20mg治疗6个月后,两组组内前后比较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16,P=0.975;=0.150,P=0.98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4,P=0.824;=1.109,P=0.775);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改善IMT的同时,未对睡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顺序纳入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患者77例,参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标准分为轻度OSAHS组25例、中度OSAHS组25例和重度OSAHS组27例;同时选择25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各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水平。分析以上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和重度OSAHS组患者的AHI、氧减指数(ODI)、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RI)和脉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均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组较轻和中度组升高更明显(P<0.01);而重度组患者的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和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重度OSAHS组患者的MoCA、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轻、中度OSAHS组相比,重度OSAHS组MoCA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和重度OSAHS组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减少;而重度OSAHS组患者血清营养因子较对照组、轻和中度OSAHS组患者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营养因子水平与睡眠呼吸记录指标AHI、ODI、RI 和TS90%呈负相关,而与最低SaO2和平均SaO2呈正相关。血清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指标MoCA 和MMSE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是反映OSAHS患者的重要指标,且与其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和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襄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COPD患者60例(COPD组)、COPD合并肺炎患者45例(COPD合并肺炎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HBP和PTX3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其与COPD合并肺炎的相关性。 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吸烟史、并发症、CRP、PCT和FEV1/FVC(%)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和COPD合并肺炎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FVC均显著降低;而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PCT)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COPD合并肺炎组CRP[(68.9 ± 3.5)mg/L vs. (45.1 ± 1.67)mg/L]、PCT水平[(28.98 ± 5.9)μg/L vs. (18.34 ± 6.7)μg/L]高于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517、P = 0.047,t = 4.102、P = 0.035)。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BP和PTX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7.36、P = 0.003,F = 7.36、P = 0.003);COPD组患者HBP[(372.0 ± 22.0)pg/ml]和PTX3[(5.9 ± 0.3)ng/L]均低于COPD合并肺炎组[(558.3 ± 19.4)pg/ml和(7.9 ± 0.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89、P = 0.21,t = 3.104、P = 0.039)。血清HBP和PTX3水平均与FEV1预测值、FEV1/FVC(%)呈负相关(P均< 0.05);血清HBP和PTX3水平与IL-8、TNF-α、CRP和PCT呈正相关(P均< 0.05)。以COPD合并肺炎组作为阳性组、对照组为阴性组构建ROC曲线,结果显示HBP、PTX3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PCT、IL-8和TNF-α(P均< 0.05)。 结论血清HBP和PTX3水平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合并肺部炎的客观指标,在评估COPD患者病情及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DSA定位下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DSA定位下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病人36例在DSA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36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确诊率100%,并发症咯血22.2%,气胸13.9%。结论DSA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准确,操做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在诊断肺周围性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俞洁  李毅  何建设  黄远东 《安徽医药》2016,20(1):183-184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序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呼吸相关性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患者184例,先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治疗7 d,然后给予替考拉宁静脉注射7 d,并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并分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结果 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序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总有效率为89.7%;总的细菌清除率为94.6%;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后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贯序治疗呼吸机相关性革兰阳性球菌肺炎有效性、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属非侵入性检查,其扫描速度快,图像后处理功能先进,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二维、三维结合用于胸部的诊断不多。本研究通过43例周围型肺癌(PPC)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显示PPC形态特征及其相邻结构形态改变,初步探讨二维及三维重建对PPC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5例呼吸衰竭并应用NCPAP及CMV治疗的新生患儿,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NCPAP组有效率为84.5%,CMV组有效率为79.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均逐渐恢复正常并维持平稳,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NCPAP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明显低于CMV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1.5%)(P0.05)。结论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与常频机械通气差异不大,但具有无创、操作简易的优势,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一种较为理想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对照组4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可加用B2受体激动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夜间憋醒次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B2受体激动剂应用次数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哮喘的补充治疗,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