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观察到60/钴γ线800拉德全身照射后大鼠小肠亲银细胞和嗜银细胞同其它上皮细胞具有相似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其中,十二指肠亲银细胞和嗜银细胞的数目,照后第2~3天比对照组显著减少(t>0.01),照后第5天显著增加(t>0.01)。肠腺的内分泌细胞损失较绒毛的少,恢复较绒毛的快。空、迴肠的变化和十二指肠相平行,但不如十二指肠明显,提示十二指肠内分泌细胞对辐射比空、迴肠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观察~(60)钴γ线800rad全身照射后一天内大鼠十二指肠亲银、嗜银细胞的改变,发现照后一天内两种细胞都逐渐减少,亲银细胞数减少的速率比嗜银细胞快。随着细胞数的减少,亲银、嗜银细胞的颗粒亦相对减少,着色变淡。  相似文献   
3.
大鼠小肠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本文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嗜银反应(黄荫乔法)、亲银反应(Singh法),对11只大鼠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1.大鼠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密度,在十二指肠最高,从空肠到回肠逐渐减少。 2.嗜银、亲银细胞在肠腺基底部着色较浅,在腺上部着色加深,在绒毛顶端为深染。嗜银细胞基底部有突起,穿过基膜到达固有层。在固有层内,于突起附近有嗜银颗粒和突起相延续。嗜银颗粒到达细胞顶端较为多见,有时可见到嗜银颗粒释放到腺腔内。因此我们认为,嗜银、亲银细胞兼有内、外分泌双重功能。 3.在小肠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发现有嗜银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有突起,胞质和突起都充满嗜银颗粒,有时可见嗜银颗粒到达细胞外。颗粒的形态、致密度及染色特点,与上皮细胞之间的嗜银细胞相同,故这些细胞可能属于内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4.
豚鼠胰腺5—羟色胺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强  黄荫乔 《医学争鸣》1989,10(5):290-294
作者利用自制的5-羟色胺(5-HT)抗血清,成功地对豚鼠胰腺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应用PAP-GDN和PAP染色技术,观察到在豚鼠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有5-HT免疫反应细胞分布。在胰腺内分泌部(胰岛)5-HT免疫反应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多样,大小不等。在外分泌部,5-HT免疫反应细胞呈单个分散或聚集分布,主要位于腺上皮或导管上皮之间,或位于腺泡之间或导管旁的结缔组织之中。作者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大白鼠小肠组织中5-HT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的改进刘少卿,李晓晔,王文超,黄威权,黄荫乔,姚佑东,刘济华(应用化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关键词血清素;小肠;鼠中图法分类号R651.155-羟色胺(5-HT),多...  相似文献   
6.
大鼠全胃肠卷石蜡切片法及其在改良的银浸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9年李元敏等发表了《小白鼠全小肠切片制作法及其在电离辐射效应研究中的应用》一文,可在一张切片上较全面地看到小肠各段病理组织变化。我们将此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5-羟色胺(5-HT)为已知的辐射防护剂之一,文献已多有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应用表皮角蛋白(EK)抗体,对大鼠胃肠粘膜上皮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应用PAP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到除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呈EK阳性外,还有一种EK强阳性且在上皮内的位置以及形态酷似嗜银细胞的上皮细胞。应用浸银-PAP联合染色法显示,嗜银细胞内确实存在着EK阳性物质,位于嗜银细胞的外周部位和嗜银颗粒之间。提示胃肠嗜银细胞可能与其他胃肠粘膜上皮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角蛋白型中间丝(IF)。本研究的结果支持胃肠嗜银细胞起源于内胚层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Immuno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5-hydroxytryptamine (5-HT) containing cells of the guinea-pig pancrea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PAP-glucose oxidase-DAB-nickel (PAP-GDN) and PAPstaining methods on paraffin sections.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5-HTimmunoreactive cells in the endocrine (islets) and exocrine pancreas of the guinea-ping. Cells exhib-iting 54-HT immunoreactivity were found in the center and the periphery of the pancreatic islets. The5-HT immunoreactive granules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cytoplasm, but was faint inthe nuclei. Cells of this type were also distributed in the exocrine pancreas. Grouped or single or single cellsoccurred intercalatedly between acinar cells, as well as in the epithlium of ducts and in the connectivetissues near the ducts or acini.  相似文献   
10.
由于缺乏可靠的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胃肠APUD细胞的组织起源至今还未确定。争论的焦点在于这种细胞是起源于胚胎时期的神经峭或神经外胚层,还是起源于胃肠上皮中的多能干细胞(内胚层起源假说)。 中间丝蛋白为确定细胞的组织起源提供了可靠的标志物。中间丝蛋白分为细胞角蛋白,波形细丝蛋白、结蛋白、胶质细丝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