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肺纤方干预肺间质纤维化炎性反应及纤溶抑制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泼尼松组、氯沙坦组、肺纤方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1)7组,采用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3 mg·kg-1进行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造模。造模第2天予药物灌胃干预。于第14,28天分两批进行动物处理,HE染色观察肺泡炎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基因表达。结果:肺纤方中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降低VCAM-1,PAI-1mRNA表达。结论:肺纤方通过抑制VCAM-1,PAI-1基因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纤溶抑制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寒湿疫"范畴,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笔者根据自己及弟子在一线诊治新冠肺炎的体会,结合"三分五体论"学术观点,认为疫毒袭表,直中肺脏,伏于肺内为病之成因,寒饮湿-津亏燥-毒内陷为病机动态演变过程。根据此动态病机进行辨治,且在康复期注重扶助正气,痊愈后根据疫毒之伏邪性质防复,取得满意疗效,特与同道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纤方提取物体外干预肺纤维化微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分离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等量分为空白组、氯沙坦组、泼尼松组、肺纤方大剂量组、肺纤方中剂量组、肺纤方小剂量组。对各组的迁移细胞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进行计数。结果与空白组和泼尼松组相比,肺纤方大、中剂量、氯沙坦均能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P0.05)。氯沙坦、肺纤方各剂量均能抑制血管形成(P0.05),其中肺纤方大剂量几乎完全抑制血管形成。结论肺纤方具有抑制肺纤维化大鼠体外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补肺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补肺肾方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有所改善,FEV_1和FEV_1/FVC均有提高;免疫功能水平增强,CD_3~+、CD_4~+、CD_8~+、CD_4~+/CD_8~+及Ig G、Ig M水平较治疗前提升,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结论温补肺肾方药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3-05—2015-05我院收治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64例,以血糖控制情况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良好组(31例)、较差组(33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卧立位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等自主神经功能及麻木、疼痛、发热等自我感觉障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卧立位心率差明显高于良好组、较差组,良好组高于较差组;对照组卧立位血压差明显低于良好组、较差组,良好组高于较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良好组、较差组自我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35.48%、60.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成功控制血糖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纤方提取物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泼尼松组、氯沙坦组、肺纤方大剂量组、肺纤方中剂量组、肺纤方小剂量组7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6组采用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3 mg/kg进行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造模;造模第2天各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干预.于第14天及第28天分2批进行取材,HE染色观察肺泡炎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l、VEGFR2mRNA表达.结果 肺纤方大中剂量均能抑制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下调VEGF及VEGFR1、VEGFR2mRNA表达水平(P<0.05).肺纤方中剂量作用更显著.结论 肺纤方通过下调VEGF及VEGFR1、VEGFR2基因表达水平,抑制血管新生,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