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Delta-like4~(ext)-93-217原核表达、纯化及蛋白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融合蛋白TRX/hDll4ext-93-217,并对其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Dll4ext-93-217多核苷酸序列,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获得pET32a(+)-hDll4ext-93-217载体.以该载体转化E.coli菌株BL21,IPTG诱导其表达.以镍离子螯合柱纯化目的蛋白,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目的蛋白活性.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了目的片段hDll4ext-93-217,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Dll4ext-93-217.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方法均可检测到目的可溶性融合蛋白TRX/hDll4ext-93-217的表达.融合蛋白TRX/hDll4ext-93-217在25℃,IPTG终浓度0.5mmol/L条件下诱导表达8h的蛋白表达量最高.以镍离子螯合柱纯化,获得纯化融合蛋白TRX/hDll4ext-93-217浓度为1.5g/L,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刺激活性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2.
造血祖细胞扩增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传统的方法扩增往往导致造血祖细胞的分化、Notch受体和配体在造血系统中广泛存在,活化的Notch信号可抑制造血祖细胞的分化而促进其扩增,提示可以通过Notch信号途径实现对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Notch信号与造血祖细胞维持、Notch信号与造血祖细胞扩增,Notch信号维持造血祖细胞未分化状况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198名健康供者每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10)μg/kg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5天开始采集。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流式细胞术(FCM)行CD+34 细胞计数。分析供者性别、身高、年龄、采集当天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对动员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 所有供者均成功动员采集,采集当天的MNC计数平均为(4.19±1.96)×108/kg,CD+34 细胞计数平均为(2.98±1.40)×106/kg;MNC和CD+34细胞计数与供者性别、身高、年龄无关;采集当天外周血WBC计数与MNC、CD+34 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201,P=0.0035;r=0.8420,P=0.0149);采集当天外周血WBC计数≥20.0×109/L的供者比<20.0×109/L的供者采集效果更显著(F=4.688,P=0.0013;F=4.622,P=0.0006)。结论 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采集当天外周血WBC计数是一项预测CD+34细胞采集数量的简单、可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学发病机制逐渐被阐明,其治疗经历了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TO)治疗3个阶段。ATRA的应用使得诱导完全缓解(CR)率从单纯蒽环类为主化疗的50%〔1〕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用RT—PCR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在测序正确后,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构建好的PIC—Fc载体,得到PIC—hJagged1^ext-Fc。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法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采用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结果表明: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序列分析显示所构建的含p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人IgG1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1^extFc得到正确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Jagged1在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RP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B细胞型,WT1阳性),给予诱导化疗、强化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后原发病复发,再次完全缓解(CR2)后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先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血压增高及神经系统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RPES,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恢复,影像学表现迅速改善.结论 RPE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可由多种病因产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具有鲜明的特征,一般预后较好,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7.
构建pET32a(+)-hDll1DSL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hDll1DSL蛋白,观察其对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克隆hDll1DSL,构建pET32a(+)-hDll1DSL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蛋白表达,镍珠亲合层析纯化蛋白.RBP-j报告基因实验及Notch下游分子Hes1检测证实hDll1DSL活性.磁珠分选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加入hDll1DSL或联合SCF、FL、TPO孵育一周,观察体外扩增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克隆hDll1DSL,并构建了pET32a(+)-hDll1DSL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成功表达Trx-hDll1DSL融合蛋白,经镍珠亲合层析纯化蛋白,成功获得高纯度的Trx-hDll1DSL融合蛋白.配体活性实验显示,可溶性的Trx-hDll1DSL蛋白可以激活RBP-j报告基因,并且能上调Notch下游分子Hes1的表达,证明其能够激活Notch信号通路.此外,Trx-hDll1DSL融合蛋白与SCF、FL及TPO联用,具有协同刺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我们成功构建了pET32a(+)-hDll1DSL重组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Trx-hDll1DSL融合蛋白,具有协同刺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体系的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靶向内皮细胞的小鼠Notch重组配体m D1R蛋白,观察其对四氯化碳损伤后造血的影响。方法:PCR克隆并构建p ET22b(+)-m D1R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镍珠亲合层析纯化,SDS-PAGE确认目的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细胞粘附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蛋白的内皮靶向性和Notch激活程度。建立四氯化碳损伤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m D1R蛋白对造血干细胞(HSC)、髓系和淋系细胞的影响,应用磁珠分选Lin~-Scal-1~+c-Kit~+细胞并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IL-10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纯度且有生物学活性的m D1R重组蛋白。m D1R能激活四氯化碳损伤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Notch信号途径,内源性扩增HSC和长期HSC达2.96倍和6.18倍,促进了髓系祖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自体扩增,尤其有利于粒/单核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其具体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促进应激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增殖和上调IL-10表达有关。结论:成功构建了连接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新型Notch配体活性蛋白,证实Notch信号途径可能通过促抗炎因子表达,实现应激损伤后自体造血动员。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