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辩证分型客观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了客观化指标的探讨。通过系统检测血,尿中各项有关指标发现:DN患者脾肾两虚,气血双亏组和阳虚水泛、浊阴上逆组,血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值,阳虚水泛、浊阴上逆组a1-微球蛋白亦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心钠素,胰高血糖素及尿β2-mG,IgG、白蛋白、分泌型IgA等,两组间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上述放射免疫指标为DN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代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CD3/HLA-DR及CD3/CD16+5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ACI)缺血一再灌流过程中神经元损伤、变性、程序性凋亡密切相关。黄芪具有抗菌消炎、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强机体耐氧、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对ACI免疫损伤保护的研究较少。我们观察了黄芪注射液(AI)对A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HLA-DR与CD3/CD16 56表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广东省部分城市在餐饮业和学生集体食堂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质量化分极管理制度的区域性效果评价,了解我省在管饮业和食堂推行该制度取得的综合成效和检验所建立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建立的综合成效评价模型设计调查表格,随机抽取广东省部分城市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效果的调研,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及综合得分,并进行成效比较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外部信度和教度的检验。结果:调研的三市在改善食品卫生水平、科学监督管理和引导消费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改善食品卫生水平成效显著,又以餐饮具消毒,环境卫生,卫生管理等改善程度最大;通过各项指标综合得分比较,珠海市、韶关市的学校集体食堂改善食品卫生水平程度显著高于餐饮单位,而惠州在两类单位中相近;珠海、韶关、惠州总体评价得分分别为77.7、77.9、81.8。结论:三市综合成效相近,接近显著水平,惠州市稍高,总体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说明该制度确实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证明了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牵引下瞬间冲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在牵引下瞬间冲击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10天为1疗程,共3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每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疗程后行CT影像学复查并行突出物缩小程度评价,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法及突出物缩小程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VAS评分均降低,并使突出物缩小,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93.33%,治疗组95.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组牵引下瞬间冲击手法能更好缓解疼痛和促进突出物回纳,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泌尿系统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37例泌尿道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脉博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下进行液体复苏,分为PiCCO监测组及非PiCCO监测组,分别对一般资料和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对治疗前后PiCCO监测相关指标,以及对2组患者治疗6 h、24 h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iCCO监测组患者治疗后6 h,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心指数(cardiac index,C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ernal lung water index,EVLW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较治疗前增加(Z值分别为-3.393、-4.059、-4.189、-3.241、-3.736;P值分别为0.005、0.000、0.000、0.001、0.000),治疗后24 h的GEDI、CI、SVRI较治疗后6 h进一步增加(Z值分别为-3.751、-2.738、-4.749;P值分别为0.000、0.006、0.000)。治疗6 h后PiCCO监测组较非PiCCO监测组血乳酸值、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低(Z值分别为-2.070、-3.895;P值分别为0.038、0.000);治疗6 h和治疗24 h后PiCCO监测组氧合指数(PO2/FiO2)及每小时尿量均较非PiCCO监测组增加(治疗6 h的Z值分别为-2.499、-3.314,P值分别为0.012、0.001;治疗24 h的Z值分别为-3.833、-3.466;P值分别为0.000、0.001);PiCCO监测组晶体液总量、胶体液总量治疗6 h后较非PiCCO监测组增加(Z值分别为-4.845、-4.401;P值分别为0.000、0.000),而治疗24 h后较非PiCCO监测组减少(Z值分别为-2.338、-2.948;P值分别为0.019、0.003)。治疗后,PiCCO监测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非PiCCO监测组降低、ICU停留时间缩短(Z值分别为-2.195、-2.173;P值分别为0.028、0.030)。以上结果表明PiCCO监测组在早期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的调整及维持循环稳定、改善组织灌注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优于非PiCCO监测组。结论:早期PiCCO监测指导下,精确液体复苏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缓解病情、减少过度液体复苏所带来的并发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治疗时间有重要作用,可能作为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患者新的治疗策略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基于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17年全省报告的儿童NIP疫苗接种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2017年吉林省上传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预防接种单位比例分别为99.52%、99.90%;儿童22剂次NIP疫苗的接种率范围分别为77.42%-99.85%、80.82%-98.95%;乙型肝炎疫苗首剂及时率分别为93.43%、92.69%;百白破联合疫苗脱漏率分别为11.02%、2.83%。结论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可保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的完整性和质量,全省NIP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8.
黄彪  郎江明  蒋开平  吴军  徐学群 《海南医学》2005,16(11):105-10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血清转氨酶变化水平与HBeAg转换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过专科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6例,按转氨酶水平分为升高型、降低型、稳定型三类,观察治疗后血清转氨酶变化水平与HBeAg转换的关系。结果血清HBeAg转换率高低随血清转氨酶变化水平不同而显现有差异,升高型53.73%、降低型33.33%、稳定型12.12%。其中,升高型、稳定型与降低型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稳定型与升高型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05)。结论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时,应将血清转氨酶变化水平与血HBeAg转换这一主体疗效因素进行有机联系。当血清转氨酶呈现升高型变化时,可能预示着会出现血清HBeAg转换的最佳治疗应答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CVB)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复流不同时间脑组织神经肽Y(NPY)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模型,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复流实验组;观察CVB对脑缺血6h后再灌注6、72、168h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NPY表达、含水量、梗死面积百分率、行为学评分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治疗组),并与生理盐水处理者(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对照。结果对照组脑缺血-复流6h后脑组织NPY、含水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明显升高,72h上升至高峰,脑梗死面积百分率亦急剧增加,168h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电镜显示,对照组脑缺血-复流上述不同时间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损害,脑缺血-复流72h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大鼠脑NPY、含水量及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亦明显改善。结论NPY可能参与了RHRSP急性缺血-复流性脑损伤病理过程,CVB对脑缺血脑损伤RHRSP大鼠NPY、水肿与超微结构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合中风Ⅱ号冲剂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清开灵注射液、中风Ⅱ号冲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3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尼莫地平、脑复康治疗;另设健康组15例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t-PA、PAI、GMP-140水平与健康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t-PA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而PAI水平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GMP-140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1)。以上3项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均已接近健康组水平(P均>0.05),而对照组仅GMP-140水平接近健康组(P>0.05)。结论纤溶系统t-PA、PAI平衡失调和GMP-140的增高与脑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清开灵注射液合中风Ⅱ号冲剂能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PA,抑制PAI的合成并抑制血小板释放GMP-140,有利于恢复t-PA、PAI的平衡及血小板的功能,从而对提高临床疗效、防止血栓形成和脑梗塞再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