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总结390例急腹症 B 超检查结果,对胆系输尿管结石、腹腔急性炎症、脏器穿孔、肠梗阻、腹部血管病变、闭合损伤、妇科急症等的声像图表现、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诊断符合率达94.8%,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1例 ,女 67例。 3~ 6月龄 82例 ,6个至1岁 4 3例 ,1~ 2岁 4 1例 ,2岁以上 2例 ,年龄最大者5岁。发病时间 12小时以内 32例 ,12~ 2 4小时 12 3例 ,2 4~ 4 8小时 10例 ,4 8小时以上 3例。症状 :阵发性哭闹不安 160例 ,呕吐 149例 ,血便 152例 ,腹块112例。整复办法 :整复前准备 :庆大霉素 16万 u,阿托品1mg加入 37℃温生理盐水 10 0 0 ml。安定 5mg肌注。患儿平卧位 ,常规腹部 B超检查 ,套叠肠管纵切面呈“管状”团块 ,横断面呈“靶环征”或“铜钱征”。确诊后 ,肛门插入 Foley尿管气囊充气 2 0 ml封堵肛门 ,Fol…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部分中药成分中筛选新的非酶糖化(NEG)抑制荆,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体外牛血清白蛋白 NEG 系统以模拟糖尿病的体内环境,测定16种中药成分在不同浓度梯度(1×10~(-1)~1×10~(-7)mg/ml)下对糖化终末产物(AGEs 的荧光抑制率及半效抑制浓度(IC_(50)),并与公认的 NEG 抑制剂——氨基胍(AG)作比较。结果:槲皮素、芦丁、羟乙基芦丁、黄芩甙元、黄芩甙、水飞蓟素等具有明显的 NEG 抑制作用,其 IC_(50)分别为0.86mg/L、1.16mg/L、1.64mg/L、2.36mg/L、4.71mg/L 与1.75mg/L,相应的 AG 为0.38mg/L;部分补中益气类中药,其皂甙也有一定的 NEG 抑制作用,但较 AG 弱。结论:槲皮素等6种黄酮类中药在抑制体外蛋白 NEG 作用方面与 AG 相近,但机制可能与 AG 不同。某些抗衰老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 AGEs 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有关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方法的研究一直倍受重视,但现有的大多数技术(如葡萄糖钳制试验等)还不适合临床常规检测或大规模研究。作者参照Cederholm等法,编制了应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释放量及敏感性的计算机程序。并初步证明此法确能反映不同病理状况下的胰岛素释放和敏感性差异,兹介绍如下。 一、受试对象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常晶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以下简称GSH),可以保护晶体免受氧化作用而致白内障。在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晶体中,GSH含量明显降低,一部分被氧化成为氧化型谷胱甘肽(简称GSSG),另一部分被结合到晶体蛋白上去形成混合型二硫键。谷胱甘肽还原酶(简称GR)可以使GSSG还原成为GSH,并能使谷胱甘肽从与蛋白结合的状态下释放出来。已经发现白内障晶体内这种酶的活性是降低的。核黄素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FAD)的前体,而FAD又是GR必需的辅酶。因此,核黄素的缺乏与GR活性降低有密切关系。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核黄素缺乏与白内障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75例糖尿病患者血浆阿片肽的改变。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亮啡肽及强啡肽A113。结果3种阿片肽均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尤以强啡肽A113为明显。血糖较高者及并发神经病变和高血压者降低更明显。结论糖尿病患者强啡肽A113下降与病程及并发症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表明凝血、抗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凝血系统中,凝血因子Ⅷ(FⅧ)与血凝、血小板粘附和血小板聚集有关,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国内尚未见系统研究FⅧ与糖尿病血管病关系的报道。我们测定了114例糖尿病人的血浆FⅧ促凝活性(Ⅷ:C)、FⅧ相关抗原(ⅧR:Ag)、ADP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ADP-PA、RC-PA),同时也测定了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着重探讨FⅧ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甲亢要影响钙代谢。已有甲状腺毒症患者破骨活性增强、骨吸收增加、高钙血症的描述,尚无低钙血症的报道。本文作者报告一例有低钙血症和手足搐搦的重症甲状腺毒症病人。 患者女性,55岁,因乏力、全身情况差,数周入  相似文献   
10.
β-血小板球蛋白(BTG)和血小板因子4(PF_4)是贮存于血小板α颗粒中的特异性血小板蛋白质,它们在血小板聚集时释放,其血浆浓度升高即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作者对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男14、女6,平均年龄52.3±9.5岁),10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病人(男6、女4,平均年龄48.8±5.3岁)和30名健康人的 BTG 和 PF_4进行配对研究。糖尿病病人的病程为2个月~24(平均11.2)年;NIDDM 患者有大血管病;IDDM 患者无大血管病,但其中6例有单纯性视网膜病、4例有增殖性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