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缺失与膀胱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膀胱黏膜中FHIT蛋白表达均为阳性(100%),在膀胱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缺失率为56.25%(27/48),I级与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分期中表达缺失率Tis~T1期50%(18/36),T2-T4期75%(9/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HIT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和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良恶性病变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8例结直肠腺癌FHIT及p53的表达.结果:FHIT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73.3%、44.1%,癌组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P<0.005);p5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05).p53与结直肠腺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135);FHIT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相关(P<0.005).FHI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5,P=0.000).结论:FHIT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腺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SA)是1990年由Longacre等命名的一种独立的结直肠上皮性肿瘤,具有增生性息肉的结构特点及腺瘤的细胞学特征,由于其不仅可以发生癌变,而且在组织学发生、形态结构、分子遗传学改变等方面均与传统腺瘤不同,故越来越受到临床与病理学家的关注。笔者收集了26例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如下,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p53、bcl-2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53、bcl-2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cl-2蛋白在60例胃癌、46例异型增生和2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在正常胃黏膜不表达,异型增生表达率为20%,随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表达逐渐增高,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bcl-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在异型增生中表达率为48%,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呈弱阳性。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结论p53、bcl-2蛋白的表达与胃黏膜增殖和恶化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在癌前病变人群中发现癌变的高危个体,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重点预防,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基因、Ki67抗原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8例前列腺癌(PCa)、9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5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1例基底细胞增生(BCH)、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中P504S、p63、34βEl2的表达情况。结果P504S在PCa、HGPIN、AAH、BCH、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88.9%、20.0%、0、9.4%,PCa、HGPIN显著高于AAH、BCH、BPH(P〈0.05)。p63、34βEl2在PCa中无表达,在HGPIN、AAH、BCH、BPH中100%阳性表达,PCa显著低于HGPIN、AAH、BCH、BPH(P〈0.01)。P504S表达强弱与PCaGleason评分无关(r一0.035,P=0.833)。结论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及小灶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穿刺活检的小标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53、bcl-2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cl-2蛋白在60例胃癌、46例异型增生和2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在正常胃黏膜不表达,异型增生表达率为20%,随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表达逐渐增高,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bcl-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在异型增生中表达率为48%,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呈弱阳性。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结论p53、bcl-2蛋白的表达与胃黏膜增殖和恶化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