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非金属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疑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异物位于主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14例;左主支气管7例;左右主气管内均有1例。异物中花生米碎片12例,葵花籽及西瓜子5例,蚕豆及青豆各1例,软糖和碎糖各l例,栗子、塑料帽、苹果皮、米粒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重建后图像能明确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及异物与气管壁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气管及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无创伤、定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的C 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肺曲霉菌病的CT图像,总结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特点。结果单发一个肺叶曲霉菌球5例,变态反应介导的肺曲菌病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9例;单侧病灶12例,双侧病灶20例。结论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C 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40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三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40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其中16例阑尾内见结石、盲肠和(或)周围炎26例,脓肿12例。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螺旋CT、MPR和CPR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或敌草快,正常使用时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人体多脏器严重损伤,尤以肺损伤最为常见。我们通过对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及随访复查,分析其CT征像,以提高对百草枯中毒后胸部损害CT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水肿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肺水肿43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43例中仅有胸部正位片20例,仅有CT片12例,既有平片又有CT片的11例。结果:心源性肺水肿24例;非心源性肺水肿19例,其中肾源性8例,高血压合并肺水肿3例,外伤后肺水肿2例,破宫产术后并发肺水肿2例,重症肺炎合并肺水肿2例,艾滋病并发ARS 1例,神经源性水肿1例。结论:典型病例肺部X线表现诊断价值较大,结合病史即可诊断。在与其它肺弥漫性病变鉴别中CT检查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发现合并感染,也可更好显示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6.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低场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左侧5例,右侧7例;发病年龄17~54岁,平均36.8岁;着重分析肿瘤的好发年龄、部位、MRI信号特点、肿瘤强化情况.结果 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肿瘤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边界清晰,无完整包膜,个别肿瘤较大可替代整个睾丸,内部伴有囊变、出血.(2)肿瘤实质T1WI 呈等或稍低信号,与正常睾丸组织不能区分,T2WI呈均匀一致低信号,与正常睾丸组织显著高信号对比鲜明.(3)增强扫描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纤维血管分隔明显强化.(4)白膜对肿瘤邻近扩散有阻隔作用.结论 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表现,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成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依莲  王春红  孙松梅 《吉林医学》2010,31(13):1769-1771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74例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肾上腺良性肿瘤39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髓脂瘤6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恶性肿瘤35例,其中肾上腺皮质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3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特征,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检查中的方法,评价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进行检查。首先进行常规成像,然后进行二维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三维重建技术: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三维显示技术:CT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方法成像。结果 6例未发现异常,26例误吸异物存在于气管、支气管中。其中位于主气管4例,左主支气管8例,右侧主支气管13例;左、右主气管内均有异物的1例,均获得满意的后重建图像。后重建图像实现单独或联合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等结构,并任意切割、旋转及三维解剖测量,较常规图像清楚、直观,显示解剖、异物位置全面、准确。以上病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及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运用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准确诊断的方法,无创伤、定位准、简便易行。后重建图像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结构及异物的位置关系,为影像诊断及临床制定科学的方案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孤立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中,CT平扫均见肿瘤较大,边界较光整,肿物中央及边缘可见低密度影。其中有1例能见到肿瘤边缘的钙化。增强扫描肿物CT值增加15—40Hu,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3例。结论胸膜孤立纤维瘸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特别是CT后处理重建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提供了很重要的诊断依据,典型病例可做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MS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及随访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证实的22例创伤性肺假性囊肿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共有假性肺囊肿30个,多发6例,单发16例;病灶位于右肺上叶7个,右肺下叶13个,右肺中叶3个,左肺上叶3个,左肺下叶4个。首次CT检查发现30个假性肺囊肿中,肺气囊肿9个,肺气液囊肿18个,液性囊肿3例。囊肿形态上多呈圆形和椭圆形。22例患者均有1-4次CT复查,大部分病变一周后复查均见囊肿缩小。结论 MSCT能迅速准确清晰显示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病变特征,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