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光声光谱技术检测73例胃病患者的胃液,结果发现,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液光谱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而胃癌胃液的光谱在370nm处有一个特征性的吸收峰93%(13/14),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胃液光谱的比较,显示与手术效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探讨四逆汤抗急性失血性休克的肝脏机制。方法:复制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休克模型组;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休克+四逆注射液复苏组。四逆注射液(浓度1000g生药/L), 剂量0.1mL/200g大鼠。用生理盐水或四逆注射液治疗3h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测定各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 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细胞中的变化特点。RT-PCR观测肝细胞iNOS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在休克1h后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四逆汤组复苏3h后肝组织SOD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MDA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NO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生理盐水组iNOS在肝细胞中染色阳性单位明显高于四逆汤组(P<0.05)。生理盐水组促进iNOSmRNA的表达。四逆汤组eNOS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四逆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升高NO, 改善肝组织微循环, 减少诱导型iNOS表达的各种因素, 理论上减轻了NO与氧自由基生成的ONOO的细胞毒作用和血管的低反应性, 并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放疗技术差错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放疗技术摆位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在借鉴现有质量控制措施和总结作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放疗技术质量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4.
5.
正常心脏的心电活动与节律性收缩,有赖于心肌细胞之间信息通道传递的完整性。细胞连接通讯是动物体内细胞通讯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发挥细胞之间信息传递功能的结构基础是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隙连接的重要结构成份是连接蛋白。而连接蛋白43(Cx43)作为心肌细胞闰盘内间隙连接(Gapajunction)组成中主要的连接蛋白。在维持心肌细胞的连接通讯功能,电信号传导和正常的节律性的收缩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间隙连接蛋白分子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就Cx43分布与命名,结构功能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71.1%,参考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效果显著,同时毒性反应较少,均可作为有效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斑块的特点是斑块破裂、溃疡及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不稳定性斑块所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中医“心痛”、“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导师刘永家教授、四川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多年,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病例报告例一车××,男,9个月。住院号97438,因进行性消瘦、腹部包块2月余,于1964年7月2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病儿肤色渐苍黄,消瘦,腹部扪及包块,食欲尚可,但精神较差。入院前20多天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下降、发热。查体:面色苍白,消瘦;巩膜不黄;胸部(一);腹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肝在肋缘下8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硬,无明显压痛,脾在肋缘下3厘米,较硬。经由鼻胃插管注入少量稀钡后拍摄仰卧位、腹部正位及右侧卧位X线片,见胃及小肠均被推挤向左向下移位,胃肠道本身未见明确病变,结肠、肝曲也被推移至下腹部。注钡后12小时即经肛门排出,证明胃肠道通畅。包块区未见钙化阴影。肝穿活检见肝索呈腺瘤样排列,经重庆医学院病理科会诊,证实为肝细胞癌(胎儿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39例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其中24例为平滑肌瘤,15例为平滑肌肉瘤。良、恶性之比为1.4:1.胃肠道占多数.40~59岁者发病率高(占48.7%).肿瘤大小为0.5~19cm.因肿瘤生长方式、发生部位及大小不同,故临床症状不一,且无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